首页 / 

产销稳升出口劲增 我国摩托车行业逆势增长

©原创 作者: 祁晓玲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5-08-25 15:02
分享到:

(单位:万辆)

(图表由中国摩托车商会提供)

■中国工业报记者  祁晓玲

8月15日,中国摩托车商会发布的数据显示,1-7月我国摩托车产销量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外贸出口保持大幅增长,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升,行业呈现“产销两旺、出口强劲、效益提升”的良好发展格局。中国摩托车商会行业信息部部长王东表示,我国摩托车产业快速发展得益于海外市场的快速增长、国家促消费政策、国内需求企稳回升等多重利好。

产销量稳步增长市场结构持续优化

1-7月,我国摩托车行业产销1249.32万辆和1249.93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10.35%和10.14%,增速跑赢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展现出强劲发展韧性。

2025年1-7月,我国摩托车行业产销量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市场结构不断优化,休闲娱乐大排量摩托车成为增长新引擎。数据显示,1-7月我国摩托车行业产销1249.32万辆和1249.93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10.35%和10.14%,增速跑赢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展现出强劲发展韧性。

从燃料类型看,燃油摩托车与电动摩托车呈现“一增一降”分化态势。1-7月,燃油摩托车产销1060.56万辆和1064.5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81%和13.60%,延续良好增长势头;电动摩托车产销188.76万辆和185.4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70%和6.27%,市场表现相对疲软。

王东认为,这一现象与行业政策导向密切相关,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将于今年9月1日正式实施。这将推动市场向更安全的轻便型电动摩托车转型,为相关企业带来巨大增长机遇。目前,电动摩托车市场的短期调整,正是为政策实施后的结构性升级做准备。

在车型结构方面,二轮摩托车是市场绝对主力,1-7月产销1104.46万辆和1104.6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09%和10.88%,占摩托车总产销量比重均超88%。其中,休闲娱乐大排量摩托车(排量250ml以上,不含250ml)表现尤为抢眼,1-7月产销60.16万辆和59.03万辆,同比分别大幅增长37.98%和37.89%,成为拉动行业增长的重要力量。

这一数据印证摩托车消费从代步工具向休闲娱乐产品转变的趋势。随着80后、90后成为消费主力,高端需求持续释放。王东分析,摩托车专业改装店数量以每年40%的速度增长,摩托车主题民宿、营地等新业态也迅速兴起,高端市场潜力巨大。

从具体车型看,跨骑车、踏板车和弯梁车三大主流车型表现分化。跨骑车作为市场份额最大的车型,1-7月产销657.24万辆和656.1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8.17%和18.41%,占二轮车总销量比重达59.40%;弯梁车产销124.68万辆和126.1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7.60%和32.01%,增速显著;踏板车产销322.53万辆和322.3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23%和6.98%,市场份额有所萎缩。

排量细分市场数据更能反映消费升级趋势。1-7月,250ml以上大排量摩托车销量达59.03万辆,较去年同期的42.81万辆增长37.89%;150ml-200ml排量区间销量82.16万辆,同比增长23.98%;100ml-110ml、110ml-125ml等小排量区间虽销量基数较大,但增速相对平缓。这一变化表明,消费者对摩托车动力性能、骑行体验要求不断提高,中大排量摩托车成为市场增长主要驱动力。

三轮摩托车市场保持稳定增长。1-7月产销144.86万辆和145.3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05%和4.84%。其中,普通客运三轮车表现突出,产销25.04万辆和25.15万辆,同比分别大幅增长22.86%和25.34%,反映出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市场对短途客运工具的旺盛需求。

从企业表现看,头部企业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1-7月,燃油摩托车销量前十名企业(集团)合计销量达599.71万辆,占燃油摩托车总销量比重超56%。大长江以145.94万辆销量位居榜首,隆鑫、宗申紧随其后,分别销售98.53万辆和64.81万辆。电动摩托车市场同样呈现集中趋势,雅迪科技集团以61.40万辆销量领跑市场,浙江绿源、宗申分别以26.57万辆和26.13万辆位列二、三位。

出口持续高增长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我国摩托车行业正从单纯整车出口向“整车+零部件+核心技术”的全产业链出口转变,出口竞争力不断增强。

在全球贸易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我国摩托车出口延续强劲增长态势,成为拉动行业增长的重要引擎。1-7月,摩托车生产企业产品出口总额达62.66亿美元,同比增长27.20%;整车出口量761.53万辆,同比增长23.52%,出口金额50.43亿美元,同比增长28.74%,出口量和出口金额均实现大幅增长。

分车型看,二轮摩托车和三轮摩托车出口均表现不俗。1-7月,二轮摩托车出口量位居前六位的系列品种为125ml系列、150ml系列、110ml系列、200ml系列、50ml系列和250ml系列,其中125ml系列同比增长31.38%,110ml系列增长28.95%,200ml系列增长33.39%,成为拉动出口增长的主力车型。三轮摩托车出口表现更为抢眼,1-7月出口38.91万辆,同比大幅增长51.60%,反映出海外市场对我国三轮摩托车的认可度不断提升。

从出口产品结构看,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出口增长显著。摩托车发动机出口75.90万台,同比增长15.59%,出口金额1.53亿美元,同比增长6.97%;沙滩车出口27.50万辆,同比增长1.41%,出口金额7.93亿美元,同比增长22.06%;摩托车零部件出口金额2.77亿美元,同比增长28.18%。这一系列数据表明,我国摩托车行业正从单纯整车出口向“整车+零部件+核心技术”的全产业链出口转变,出口竞争力不断增强。

企业出口表现同样亮眼,头部企业引领出口增长。1-7月,摩托车出口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依次为大长江、隆鑫、广东大冶、宗申、重庆银翔、广州豪进、江门珠峰、新大洲本田、重庆千里科技、航天巴山,上述十家企业共出口467.26万辆,占摩托车出口总量的61.36%,市场集中度较高。从增速看,重庆千里科技和航天巴山表现最为突出,出口增长率分别达60.44%和52.74%,新大洲本田出口增长率也达到40.10%,反映出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拓展取得显著成效。值得关注的是,春风动力、隆鑫、钱江三家企业250ml以上车型海外份额合计为4.9%,近年来产品力质变后已展现出加速增长潜力。

中国摩托车商会秘书长张洪波认为,出口市场的良好表现得益于多方面因素:一是海外市场需求复苏,尤其是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对摩托车的刚性需求持续增长;二是我国摩托车产品性价比优势明显,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三是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显著提升,逐步打破欧美品牌在高端市场的垄断;四是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一带一路”倡议为摩托车企业“走出去”提供良好机遇。

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发展质量持续向好

1-6月,摩托车生产企业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产值和营业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所增长,利润总额和利税总额涨幅较大,呈现出“量增质升”的良好态势。

伴随着产销量的稳步增长和出口市场的强劲表现,我国摩托车生产企业经济效益也实现显著提升,行业发展质量持续向好。据中国摩托车商会对全国86家摩托车生产企业月度经济指标统计,1-6月,摩托车生产企业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产值和营业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所增长,利润总额和利税总额涨幅较大,呈现出“量增质升”的良好态势。

从生产规模看,1-6月摩托车生产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19.86亿元,同比提高13.70%;完成工业销售产值727.63亿元,同比提高15.61%;完成工业增加值148.92亿元,同比提高21.49%,增速远高于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表明摩托车行业生产效率不断提升。产销衔接也更为顺畅,1-6月摩托车生产企业产销率达101.08%,同比提高1.67个百分点,反映出市场需求旺盛,产品适销对路。

在盈利能力方面,摩托车企业表现尤为突出。1-6月,摩托车生产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77.43亿元,同比提高15.28%;实现利润总额59.17亿元,同比大幅提高27.65%;实现利税总额79.56亿元,同比提高26.79%。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营业收入增速,表明企业成本控制能力增强,盈利能力提升。值得注意的是,研发费用的持续增加为行业技术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头部企业在经济效益提升方面发挥引领作用。1-6月,营业收入排名前10位的摩托车生产企业依次为宗申、春风动力、隆鑫、大长江、新大洲本田、林海动力、钱江、大冶、雅迪、金城,营业收入分别为87.24亿元、83.16亿元、77.32亿元、73.54亿元、38.90亿元、31.73亿元、29.45亿元、28.03亿元、25.97亿元、23.36亿元。前十家企业营业收入共计498.69亿元,同比提高20.16%,占摩托车生产企业总营业收入的64.15%,同比提高2.61个百分点,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在利润方面,前十家企业表现同样出色。1-6月,前十家企业利润总额共计47.37亿元,同比提高39.26%,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显示出头部企业在规模效应、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方面的优势更加明显。

总体来看,1-7月我国摩托车行业在产销量、出口和经济效益三个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这得益于国民经济的稳中有进发展、装备制造业的较快增长,以及企业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和成本控制方面的持续努力。随着国内政策环境的持续优化、高端消费需求的持续释放,海外摩托车市场的不断拓展,我国摩托车行业有望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为国民经济增长贡献更多力量。

“我们也应看到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如电动摩托车市场的结构性调整、国际贸易摩擦带来的不确定性等。”张洪波建议,未来,摩托车企业需要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优化市场结构,加强品牌建设,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作者:祁晓玲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