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营收、净利润持续双降 洋河股份2025年如何破局

©原创 作者: 吴辰光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5-08-22 19:56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  吴辰光

洋河股份(002304.SZ)的业绩下降趋势从2024年延续到了2025年上半年。

8月18日晚,洋河股份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营收147.96亿元,同比下降35.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44亿元,同比下降45.34%。

对于营收的下降,洋河股份在财报中表示,主要受白酒销售市场行情影响,致使产品销售量和销售收入下降。而对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下降原因,财报中没有明确提及。

2025年下半年,洋河股份该如何突围值得关注。

上半年业绩全面告急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无论按产品类别、销售模式还是地区划分,洋河股份全面告急。

按产品类别划分,洋河股份中高档酒营收126.72亿元,同比下降36.52%;普通酒营收18.41亿元,同比下降27.24%。

按销售模式划分,洋河股份批发经销营收142.92亿元,同比下降35.78%;线上直销营收2.2亿元,同比下降6.91%。

按地区划分,洋河股份江苏省内营收71.21亿元,同比下降25.79%;江苏省外营收73.92亿元,同比下降42.68%。

截至2025年上半年,洋河股份经销商共8609家,相比2024年年底共减少257家,其中,江苏省内增加11家,江苏省外减少268家。

洋河股份在财报中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回升整体向好,但仍然面临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等问题,给白酒行业发展带来较大不确定性。同时,当前白酒行业挤压式竞争态势正在加速演进,白酒企业竞争尤其是头部名酒企业之间的同质化内卷也在进一步加剧,对酒企的经营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此外,白酒核心消费群体正在逐步完成代际消费迁移,群体结构、消费需求及理念的变化将会对行业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对此,洋河股份围绕中长期发展战略,持续做强主业,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拓展渠道市场,创新营销模式,提升综合竞争能力,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艾媒咨询CEO张毅对中国工业报表示,洋河股份业绩下降的原因主要来自市场环境的变化,一方面,随着市场竞争加剧,本身想突破贵州茅台和五粮液的“封锁”难度就很大。同时,国家新禁酒令的推出以及消费习惯的改变,给主打中高端的洋河股份带来很大的影响。此外,洋河股份过多依赖传统经销体系,渠道方面已然落后。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也持类似观点,他告诉中国工业报,从产业竞争格局来看,头部酒企不断加大市场投入与品牌建设,洋河股份在品牌升级与市场拓展上相对滞后,未能有效应对竞争对手的挑战,导致市场份额被蚕食。其次,消费者对白酒的品质、口感、文化内涵等方面要求提高,洋河股份部分产品未能及时契合消费者新需求,产品创新不足,难以吸引新消费者群体,老客户也有一定流失。此外,经济增速放缓以及消费市场整体疲软,商务宴请、社交聚会等消费场景减少,白酒消费需求受到抑制,洋河股份不可避免地受到波及。

市场排名将继续下跌?

实际上,洋河股份在2024年就出现过营收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双降的局面,其中,营收288.76亿元,同比下降12.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73亿元,同比下降33.37%。

2024年的业绩也导致洋河股份的市场排名从第三名下降到了第五名。按该年营收计算,白酒市场前六名分别为贵州茅台(600519.SH)、五粮液(000858.SZ)、山西汾酒(600809.SH)、泸州老窖(000568.SZ)、洋河股份、古井贡酒(000596.SZ)。

值得注意的是,在前六名酒企中,除了洋河股份外,其余酒企在2024年全部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与洋河股份形成鲜明对比。同时,排名第六的古井贡酒营收235.78亿元,与洋河股份的差距越来越小。

对于2025年下半年的规划以及对全年业绩有何预期?中国工业报以邮件形式向洋河股份询问,但截至发稿,未获答复。

2025年,洋河股份的市场排名还会继续下跌吗?

“从古井贡酒的发展态势看,已对洋河股份的排名构成威胁。同时,洋河股份自身问题尚未解决,就看下半年能不能有效改善。随着行业马太效应加剧,资源向头部酒企集中,洋河股份需要在品牌建设、产品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都取得突破,否则到今年年底,其市场排名继续下跌的概率较高。”江瀚说道。

酒业分析师肖竹青则持不同观点,他告诉中国工业报,白酒行业正面临渠道库存高压与价格倒挂风险,而洋河股份从去年开始主动控制发货节奏,将营收目标调至理性区间,这种对短期业绩的克制,恰是对渠道的战略性保护,唯有保障经销商合理利润空间,才能维持市场秩序的长期稳定。目前,洋河股份基本面还算稳健。同时,洋河股份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白酒窖池群持有者,拥有7万口窖池、70万吨原酒储量,这些因素有望让洋河股份在未来实现业绩回归,甚至重返行业三甲。

一个月前,洋河股份刚刚更换董事长。7月初,洋河股份原董事长张联东突然提交辞职申请,这距离他任期届满还有近两年的时间。7月21日,洋河股份发公告称,原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委副书记、区长顾宇成为新任董事长。

对于顾宇上任后第一步将怎么走?中国工业报同样以邮件形式向洋河股份询问,但截至发稿,未获答复。

肖竹青建议,洋河股份应继续发力光瓶酒战略,完成穿透消费分级的精准卡位。未来需避免陷入低价混战,而是打出“真年份牌”,成为大众市场的口碑入口。

江瀚指出,首先从内部问题看,洋河股份面临产品创新不足、市场份额下滑、营收净利润双降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解决起来需要系统规划和大量资源投入,新舵手需在短时间内理清问题根源,制定有效策略,难度较大。其次外部竞争环境激烈,白酒行业头部酒企竞争白热化,新进入者也不断涌现,洋河股份要在市场中重新夺回份额,提升品牌影响力,需要面对强大竞争对手的阻击,对新舵手的能力是个考验。第三,洋河股份内部管理和团队整合也是挑战,若内部协调不畅,将影响公司整体运营效率。

张毅认为,对新舵手来说,想将洋河股份拉回正轨依然存在较大的难度,尤其是能否走出既高端又年轻化的路径还需市场检验。

白酒行业进入变革期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白酒产量(折65度,商品量)414.5万千升,同比下降1.8%。行业存量竞争态势持续演进。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5年中国白酒行业发展状况与消费行为调查数据》显示,在国内消费者不饮用白酒的原因中,“健康考虑”占比最多,达21.15%;其次是“白酒味道不喜欢”,占比17.31%;“不感兴趣”和“偏好低度数饮品”紧随其后,分别占比16.35%和14.42%。

度数方面,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中等度数的白酒。其中,40-49度的白酒占比最高,达到50.71%;其次是35-39度的白酒,占比28.98%;50度以上的白酒占比为12.64%;35度以下的白酒占比最低,为7.67%。

一直以来,国内高端白酒的度数普遍都在50度以上,如今的消费行为显然对头部酒企冲击较大。

“白酒行业正进入一个巨大变革的时代,消费者对白酒口感、度数、价格以及喝酒场景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对白酒酒企的改革增加了巨大的难度,也对未来的市场格局增加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张毅说道。

自2024年以来,贵州茅台、五粮液、金种子酒等均发生高层人事变动,这也反映了酒企在当前消费环境下求变的心态。

此外,结合各酒企的2024年财报看,区域酒企压力较大,其中,酒鬼酒(000799.SZ)、天佑德酒(002646.SZ)、伊力特(600197.SH)、口子窖(603589.SH)等净利润同比下降,金种子酒(600199.SH)则连亏四年。

江瀚表示,白酒行业马太效应愈发明显,头部酒企凭借品牌、渠道、资金的优势,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中小酒企生存空间则受挤压。未来,产品创新和品牌建设成为各酒企竞争的关键,行业集中度还会继续提升。

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对中国工业报表示,年轻消费者对低度、轻口感、时尚包装和文化内涵的需求不断增长,给白酒行业带来冲击。很多白酒企业在吸引年轻群体方面存在不足,亟需通过产品创新和品牌塑造,打造符合新消费趋势的差异化优势。洋河股份当前的状况恰恰反映了白酒行业正处于结构性转型和市场重塑的关键阶段。

“渠道体系的升级同样关键,数字化和线上销售的发展对传统经销体系形成冲击。如洋河股份江苏省外经销商数量和收入大幅下降反映出其渠道调整的不足,需要加快线上线下融合,构建数据驱动的全渠道营销网络,提高用户体验和渠道效率,以适应新消费路径。”赖阳说道。

作者:吴辰光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