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余娜
8月15日,由中国工业报社主办的2025中国工业论坛新型工业化实践大会在西安召开。会上,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理事长田玉萍发表致辞。
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理事长田玉萍
田玉萍坦言,新型工业化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也是应对全球产业变革的关键路径。近年来,我国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取得了显著成就,工业结构持续优化,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绿色发展成效初显。但也应清楚地看到,前行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部分关键核心技术仍有待突破,产业基础能力需进一步夯实,工业绿色转型的任务依然艰巨。
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成立于抗战烽火的1938年,始终致力于促进工业领域的协同发展,积极搭建合作桥梁,助力工业经济在创新中前行。在过往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整合各方资源,为工业企业提供多方位的支持与服务,涵盖政策解读、技术交流、市场拓展等多个层面。
数字化、智能化加速发展的当下,工业大模型正成为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关键力量。田玉萍分析,不少企业积极探索工业大模型的应用场景,在生产优化、质量控制、设备维护、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还应看到,工业大模型在发展和应用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从技术层面来看,工业实时场景对低延迟推理要求很高,然而目前通用大模型存在轻量化不足、多模态数据融合困难等问题,导致其泛化能力下降。从应用层面来讲,数据壁垒依然严重,工业设备常因传感器噪声、协议割裂、老旧设备数字化不足等形成“数据孤岛”,全球约70%的工业数据未被有效激活。
面对这些挑战,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整合各方资源,从以下四个方面助力工业大模型的发展:
第一,加强政策研究与解读。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将及时跟踪国家关于工业大模型及新型工业化的相关政策,深入研究政策内涵,为企业提供精准的政策咨询和解读服务,帮助企业把握政策机遇。
第二,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进一步搭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促进高校、科研机构与工业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工业大模型关键技术的研发,支持企业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共同攻克工业大模型发展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推动工业大模型的创新发展与应用落地。
第三,开展人才培养与交流。工业大模型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撑。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将联合各方力量,开展工业大模型相关的培训课程和学术交流活动,培养既懂工业技术又熟悉人工智能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同时,通过举办行业研讨会、技术交流会等活动,为工业大模型的发展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
第四,促进数据共享与安全保障。针对工业数据壁垒和安全问题,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将积极推动建立工业数据共享机制,加强数据标准化建设,促进工业数据的流通与共享。加强与数据安全企业的合作,为工业企业提供数据安全解决方案。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