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余娜
8月15日,由中国工业报社主办的2025中国工业论坛新型工业化实践大会在西安召开。会上,陕西省国资委原党委书记、陕西省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孙安会发表致辞。他表示,新型工业化是系统性变革,需凝聚各方力量协同推进。
陕西省国资委原党委书记、陕西省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孙安会
孙安会在致辞中首先对大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向主办方中国工业报社及参会的各界嘉宾表达感谢。他表示,中国工业报社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权威主流媒体,始终坚守记录产业变迁、传播发展强音的使命,此次大会聚焦“智能化、数字化、协同化”,既是对工业领域创新实践成果的集中检阅,更是推动新型工业化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契机。
谈及陕西工业发展,孙安会坦言,陕西作为国家重要工业基地,从“一五”时期筑牢重工业根基,到新时代推动制造业蝶变升级,始终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近年来,陕西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指示,以智能化、数字化为引领加速产业升级:装备制造领域,数字孪生技术已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研发;能源化工领域,光子技术与煤炭清洁利用、石化转型深度融合;产教融合领域,高校与企业共建创新平台,“产学研用”协同体系持续完善。
“新型工业化是涵盖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创新模式的系统性变革,必须凝聚政府、企业、高校、协会等各方力量协同推进。”孙安会强调,当前全球工业体系正经历深刻变革,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模型等新技术加速渗透,既带来产业跨越式发展机遇,也对其提出了严峻挑战。
据了解,作为连接政府与企业的桥梁纽带,陕西工业经济联合会持续发挥行业组织优势:一方面,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深化合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标准体系构建上形成攻坚合力;另一方面,强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促进高校智力资源与企业实践需求精准对接,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