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刘敦楠:新型电力系统低碳转型带动新能源发展

作者: 余娜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5-08-20 08:34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余娜

8月15日,由中国工业报社主办的2025中国工业论坛新型工业化实践大会在西安召开。会上,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互联网专委会秘书长刘敦楠发表了题为《电力系统低碳转型与绿色发展机遇》的主题演讲。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互联网专委会秘书长刘敦楠

“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的低碳转型正带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产业飞速发展,新能源装机规模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约占全球的40%。

绿电绿证是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市场化机制,也是电力用户应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满足绿色供应链需求、用能指标要求或迎合消费者低碳零碳需求的关键路径。对于绿电交易发展,刘敦楠提出了三点建议。

第一,推动绿电交易与中长期交易的融合。推动绿色交易精细化开展,推广绿电分时段签约。将绿电交易范围延伸至月内交易并增加交易频次;通过签订分时曲线,精准化匹配绿色电力消费意愿。

第二,坚持“省内为主,省间为辅”的绿电供给格局。省内方面,推动各地政府开启省内绿电交易,推动省内新能源资源在匹配优购需求后全面入市,扩大绿电供给。省间方面,推广以平台聚合方式开展省间绿电集中交易,扩大以绿电交易方式落实省间优先发电计划,在省间交易组织中优先安排。

第三,落实好绿证核发全覆盖,提升绿证国际认可度。实现绿证核发全覆盖。支撑绿证从“自愿核发”转为“全量核发”,加快落实国家部委有关工作要求,在原有陆上集中式风电、太阳能发电基础上,将海上风电、分布式新能源、常规水电、生物质、海洋能、地热能均纳入绿证核发范围。与此同时,提升绿证国际认可度,建立绿证追踪和监督体系。

2021年10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快推进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以下简称“沙戈荒大型风光基地”)建设。刘敦楠分析,沙戈荒大型风光基地作为发电侧新型主体,目前已投产装机1.06亿千瓦,其以“联营不联运”的方式参与市场交易,不断完善沙戈荒参与市场机制,优化风光火“打捆”交易方式,服务大基地平稳运行和清洁能源消纳。

谈及绿色能源产业链的发展,刘敦楠提出了四点展望:

第一,新型电力系统的低碳转型将带动新能源发展,推动化石能源低碳转型,并加快灵活性改造,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

第二,绿电抵碳与绿电市场完善将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依托区块链实现溯源认证,促进绿电直连与虚拟电厂规模化应用,促进绿电价值发现。

第三,集中式新能源大基地的持续建设,将带动特高压直流外送通道与大基地协同开发,推动多能互补及新型储能部署,应用人工智能的预测和控制,提升系统安全与经济性。

第四,分散式零碳园区与绿电直连的不断完善,有望进一步带动虚拟电厂聚合资源参与市场,强化负荷调控,开展综合能源服务,赋能智慧生产,释放需求侧灵活性红利。

作者:余娜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