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8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马利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办公厅研究室主任宋锐,全国政协副秘书长胡衡庐,国家民委副主任段毅君介绍“十四五”时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的重要方面。马利怀介绍,十四五”时期,党中央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高度,提出“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全面领导,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推动统战工作取得显著成就。我们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作用,正确处理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包容差异,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更加和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凝聚了广泛智慧和力量。
马利怀表示,中央统战部着眼提升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效能,不断完善知情明政、协商反馈等机制,支持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聚焦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建言资政,为科学决策、有效施策发挥了积极作用;支持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人士开展为期5年的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专项监督工作实现常态化、长效化;支持党外人士担任各级人大、政府、司法机关领导职务,参加国家政权建设,并在人民政协中发挥重要作用,彰显了我国政治制度的独特优势。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系统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加强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迈出新的步伐。加强政治引领、协调利益关系,支持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投身创新创造、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坚定发展信心、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我们着眼争取人心,坚定支持爱国爱港爱澳力量、岛内爱国统一力量、海外爱国力量的发展,海内外中华儿女同圆共享中国梦的信心更加坚定、行动更加坚决。
宋锐表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们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实践平台,也为实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制度和法治保障。“十四五”时期,人大工作取得新的成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一是党中央对人大制度建设和人大工作提出新要求。2021年首次召开中央人大工作会议,2024年隆重庆祝全国人大成立70周年。二是人大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更加健全完善。先后修改全国人大组织法、地方组织法、立法法、代表法、议事规则等,出台或修订关于国有资产管理监督、预算审查监督、经济工作监督等决定,建立听取审议政府债务管理情况报告制度,进一步提升人大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三是以法治方式保障人民权益、增进民生福祉。2021年3月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35件、修改法律62件次,通过有关决定、决议34件,进一步健全国家治理急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维护国家安全所急的法律制度。四是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代表工作委员会。健全和落实常委会、专工委联系代表制度,认真研究吸纳代表意见建议,提高代表议案和建议工作质量。支持保障代表通过多种方式听取和反映群众意愿呼声,当好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五是全面加强人大自身建设。
胡衡庐介绍,“十四五”时期,全国政协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履职尽责,积极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泛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政协的全面领导。建立“第一议题”制度。制定向党中央请示报告事项清单,共向党中央请示45项、报告138项。围绕“十四五”规划实施组织开展50项民主监督,监督情况每年向党中央报告,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人民政协全面贯彻和有效执行,确保履职的正确政治方向。二是坚持深化专门协商机构建设。共举办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会等各类协商活动279场次,开展视察考察调研活动413项,提案立案25043件,收到信息来稿21.6万余篇,向党中央、国务院报送政协信息2380余期,一大批建言成果转化为政策举措。完善政协民主监督、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等机制,制定修订全国政协协商工作规则等229件制度文件。三是坚持画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最大同心圆。开展深化港澳与内地交流合作考察12场、支持港澳委员以“进校园”形式面向港澳青年举行185场国情报告会。助力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团结联系海外侨胞。870名党员委员同1257名党外委员建立联系,组织委员开展联系界别群众活动12525项。开展“进政协”等各类对外交往活动694次。
段毅君指出,“十四五”以来,国家民委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有力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段毅君介绍,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取得新进展。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了新成效。多措并举助力民族地区更好地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2020年到2024年,五个自治区的地区生产总值总和从60129亿元增加到83766亿元,年均增长5.6%,其中西藏和新疆的年均增速分别是6.1%和6.0%。我们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不断满足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呈现了新气象。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上了新台阶。配合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的立法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写入了11部相关的法律,为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提供法律支撑。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累计选树了956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和示范单位。2024年,首次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表彰了720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个人,隆重召开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