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浪潮交通大模型赋能智慧港口 多维度激活港口运行“新动能”

发表时间:2025-08-16 09:27
分享到:

近日,浪潮交通大模型在智慧港口领域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针对某港“内部业主码头多、船舶进出频繁、调度耗时长、安全管控弱”等现实难题,该大模型产品通过构建智能体矩阵、强化多元数据融合应用,推动港口运行效率、安全水平与服务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为传统港口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智慧样本”。


8大智能体“精准拆弹”,破解港口运行堵点

某港作为区域航运枢纽,内部业主码头众多、作业船舶进出港频率高,长期以来面临“调度链条长、资源调配散、安全风险预判难”等挑战:船舶等待泊位时间久、装卸设备闲置与紧张并存、安全事故隐患难以实时捕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港口整体运行效率与服务能级。

浪潮交通大模型以“问题导向”为切入点,聚焦船舶调度、泊位计划分配、装卸设备调度、安全风险识别等核心场景,构建起8个针对性智能体,通过多元异构数据处理及分析、视频AI智能分析等技术手段,打通数据壁垒、优化决策链路,为港口运行“精准拆弹”。

数据驱动“智变”,关键指标跃升

经过一段时间的落地应用,浪潮交通大模型的赋能成效已开始凸显:

在船舶进出港调度环节,模型整合泊位状态、实时水文气象、船舶动态等多源数据,实现调度计划自动编排,服务范围覆盖港内所有7家码头企业,以及当地交通运输局、海事局、船公司、引航站及拖轮公司等单位。月均受益船舶超1000艘,船舶进出港申报全流程时长平均缩短50%以上,申请办理时限压缩至24小时以内,港口整体运行效率提升15%。

在设备与安全管控方面,模型通过优化装卸设备调度逻辑,推动机械设备利用率提升20%;依托视频AI智能分析技术强化安全风险识别能力,港口安全事故率同比下降25%。月均积累的5GB多元数据,更成为港口运营优化的“数字燃料”,支撑模型持续迭代升级。

从“效率提升”到“服务升级”,激活枢纽新价值

此次浪潮交通大模型的应用,不仅让港口“跑”得更快,更让相关主体“用”得更顺。对船公司而言,申报流程的简化与时间的压缩,直接降低了船舶滞留成本;对码头企业来说,设备利用率的提升与调度效率的优化,释放了更多作业空间;对管理部门而言,安全风险的精准预判与运行数据的实时可视,让监管与服务更趋高效。

“人工智能+港口”的深度融合,正为传统港口注入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劲动能。浪潮交通大模型在智慧港口的成功实践,不仅验证了“数据+算法+场景”协同创新的有效性,更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化转型路径。未来,随着模型的持续进化与应用场景的拓展,其在智慧港口乃至整个交通领域的赋能边界将不断延伸,为构建更高效、更安全、更智能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贡献“浪潮方案”。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