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 吴辰光
无3C认证的充电宝将成过去式。
即日起,由国家认监委制定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移动电源、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试行)》(以下简称“《新规》”)正式施行,这意味着所有未取得3C认证的移动电源(充电宝)、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实施强制性认证的认证模式
所谓强制性认证(即3C认证),是我国政府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和国际通行做法,按照市场化、国际化的原则对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产品实施的市场准入制度。
《新规》要求,实施移动电源、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强制性认证的认证模式,即型式试验+初始工厂检查+获证后监督。型式试验样品应当由认证机构或实验室在生产企业现场成品库房或生产线末端随机抽取。初始工厂检查是认证机构为确定生产企业的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控制能力是否符合认证要求而开展的现场检查。获证后监督是认证机构对获证产品及其生产企业实施有效的跟踪检查。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锂电池、充电宝作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储油罐”“加油站”,在给人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其具有的化学“先天特性”存在一定潜在风险。为此,国家近年来也加强对锂电池、充电宝等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
202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电子电器行业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将安全风险较高的锂电池、移动电源纳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
2023年7月,国家市监总局发布公告,自2023年8月1日起,对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移动电源实施CCC认证管理。自2024年8月1日起,未获得CCC认证证书和标注认证标志的,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2025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公开征集对《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等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
7月底,国家认监委制定了《新规》,要求8月15日开始实施。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对中国工业报表示,从历史意义来看,《新规》的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对消费类电子移动电源产品实现了从“事后监管”向“事前准入”的制度性升级,填补了长期存在的安全监管空白。
从产业影响看,《新规》将加速行业供给侧的结构性调整。通过设立统一的强制性技术门槛,倒逼企业提升研发、品控与供应链管理能力,推动行业从“价格竞争”向“质量竞争”转型。中小企业若无法满足认证要求,将被迫退出或被整合,市场集中度有望提升,形成“强者恒强”的格局。
从消费者福利角度看,新规有助于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消费者因劣质产品引发的安全风险(如起火、爆炸),提升整体消费信心,从而为行业长期健康发展奠定信任基础。
企业逐利致使市场混乱
虽然国家一直在加强对充电宝等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但此前市场依然充斥着不良产品。
2025年2月,国家市监总局发布2024年织物蒸汽机等13种网售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通报,该通报指出,在京东、天猫、唯品会、抖音等9家平台109家销售单位抽查149批次产品,涉及广东、北京、江苏、上海、福建、浙江等8个省份144家生产单位,抽查发现不合格移动电源产品65批次。其中,有4批次产品涉嫌假冒,5批次产品标注的厂名厂址不存在,已交由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处理。有3批次产品安全项目高温外部短路不合格;35批次产品转换效率不合格、32批次产品无线电骚扰不合格、20批次产品常温下的有效输出容量不合格。
此后,充电宝企业纷纷发布召回信息。6月16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信息称,深圳罗马仕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罗马仕”)按照《消费品召回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向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报告了召回计划,召回2023年6月5日-2024年7月31日期间制造的部分罗马仕ROMOSS牌移动电源,共计491745台。
6月20日,另一家充电宝企业安克创新发公告称,因部分批次的基础教移动电源产品存在安全风险,经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审批通过,公司启动对部分批次的基础款产品主动召回,共计712964万件。
对于混乱的市场以及企业的“顶风作案”行为,艾媒咨询CEO张毅对中国工业报表示,由于行业门槛过低,很多企业本身就不注重研发,品控差,再加上内卷加剧,大量企业均采用低价制胜策略,而为了压缩成本,往往采用内置电芯、简化电路设计等方式,致使市场鱼龙混杂,充斥着大量的不合格产品。
江瀚表示,充电宝的核心组件(电芯、PCB板、外壳)均可通过标准化采购获得,组装环节简单,导致大量作坊式企业甚至个体户涌入市场,形成“长尾供给”。从罗马仕和安克创新两家合计召回数量就超百万台来看,这反映出部分企业存在“监管套利”与“侥幸心理”,在《新规》过渡期内仍继续生产及销售没有3C认证的产品,本质是成本-收益权衡下的逐利行为,即违法成本(罚款、下架)远低于短期利润,尤其在监管执行尚未全覆盖时。
知名经济学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也对中国工业报表示,企业抱有侥幸心理,是因为缺乏安全事故反馈机制,企业认为即便出了问题,也仅需要赔偿充电宝价格对等的损失,而不需要为充电宝燃烧带来的附加损失买单。
市场环境将得到净化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并落实,社会各界也纷纷响应。
2025年6月,民航局发通知称,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中国工业报在北京大兴机场看到,在进入安检区前,专门设立了关于充电宝是否合规、是否能带上飞机的咨询处,为携带充电宝且尚不清楚相关规定的旅客进行解答、检查产品。
目前,顺丰等部分快递公司不能以散单收寄充电宝。中国工业报在顺丰小程序尝试寄件充电宝,结果显示所寄物品为高风险电池类快件,暂不符合收寄标准。同时,中国工业报咨询顺丰客服,对方答复为散单不可收寄,月结单件限寄2块,且单块容量不超过20000mAh(毫安)。
在京东、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搜索“充电宝”发现,众多商家已将“3C认证”“可上飞机”等关键信息放在醒目位置。京东更是在搜索显示页上方的“京东热搜”中,显示“可登机充电宝怎么选”。
张毅表示,随着《新规》的施行以及社会各界的响应,充电宝市场无疑将得到规范,逐渐进入健康有序的发展阶段。但仍有消费者对相关要求还不是特别清楚,所以在地摊等非正规渠道仍会有部分无3C认证的产品在销售,一时间内,不合格产品还不会完全消失。
盘和林也认为,充电宝市场真正进入合规化时代仍需要一段时间,这是因为充电宝使用场景复杂,并不只在民航、快递领域,一些无3C认证的充电宝可能挂着3C标继续出现在零售渠道。
在江瀚看来,尽管短期内仍存在“地下市场”或跨境代购等灰色渠道,但随着监管技术的普及和执法力度加强,未来行业终将会进入以品牌、技术和服务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