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制造・消费者信赖品牌组委会河南中心、郑州市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工业经济联合会(简称郑州市“三会”)形成调研组,赴郑州振中电熔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振中电熔”)考察调研。此行主要聚焦该公司申报“中国制造・消费者信赖品牌”的相关情况。调研过程中,振中电熔展现出的深厚制造根基、强劲创新实力与卓越市场表现,成为考察其是否符合“中国制造”标杆特质的重要依据。
从乡镇企业到行业标杆:打破垄断的逆袭之路
1987年成立的振中电熔,最初只是新密市苟堂镇的一家小型乡镇企业。谁能想到,30多年后,这家企业竟能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成为全球电熔氧化锆材料领域的重要力量——如今的振中电熔,已建成25万平方米生产基地,总资产达5.1亿元,年产电熔锆质耐火材料16000吨,市场占有率高达65%,产品远销美国、德国、英国、日本、韩国、土耳其、印度等多个国家,成为富士康、华为、苹果、维苏威等国际企业的核心供应商。
在电熔氧化锆材料领域,国外企业曾长期占据技术高地。振中电熔团队带着"让中国材料用上中国芯"的信念,从零开始攻克技术难关。没有现成的生产标准,就牵头起草国家标准;没有成熟的工艺路线,就自主研发25项国家发明专利。2012年,由振中电熔主导制定的《电熔氧化锆》国家标准正式发布,标志着中国在该领域拥有了话语权;而其研发的氧化锆系列产品,更是直接替代了氧化铈稀土材料,实现绿色循环生产,填补了世界空白。
创新为刃:在细分领域锻造 "独门绝技"
走进振中电熔的研发中心,这里的实验室里,从原料检测到成品分析的全套设备一应俱全,而墙上挂满的专利证书和荣誉奖牌,诉说着企业的创新实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河南省"单项冠军企业"……这些称号的背后,是振中电熔在技术上的持续深耕。
"我们的电熔氧化锆材料,能承受极端高温环境,在航空航天热喷涂、核工业等领域不可替代。"企业负责人指着一块看似普通的材料样品介绍道。正是这种具有极高热稳定性、优良抗热震性的材料,被长春光机所选用,制成了"神舟5号"的舷窗玻璃,经受住了太空环境的严苛考验。
更值得关注的是,振中电熔不满足于单一产品的突破,而是根据不同行业需求开发定制化解决方案:为智能手机抛光领域研发的高锆研磨砂,大幅提升了镜片精度;为军工企业定制的特种锆材料,在耐磨性能上超越国际标准;2014年推出的航空航天用氧化锆陶瓷喷丸、电熔锆酸钡等新产品,更是凭借自主知识产权成为市场新宠。这种"按需定制"的能力,让振中电熔在细分领域建立起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
应用无界:从航天到民生的 "材料革命"
振中电熔的材料创新,早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高铁刹车片里,其生产的电熔氧化锆材料能承受剧烈摩擦产生的高温,保障行车安全。甚至在核工业的关键设备上,也能看到振中电熔产品的身影。
"我们的材料不仅要'上天',更要'入地'服务民生。"企业负责人笑着说。在环保领域,振中电熔的氧化锆材料实现了废料高附加值利用,符合绿色循环理念;在医疗领域,其研发的生物相容性氧化锆陶瓷,正探索在牙科修复等医疗场景中。从航空航天的"高精尖"到日常生活的"接地气",振中电熔的材料创新正在悄然改变着世界。
责任为基:坚守品质与担当的双重底线
在振中电熔的车间墙上,"守合同、重信用"的奖牌格外醒目。这家连续多年获此殊荣的企业,始终将品质与责任视为生命线——通过ISO9001:2015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建立全流程质量管控体系,让每一批产品都可追溯。
在社会责任方面,振中电熔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企业担当。作为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其研发的绿色生产工艺每年减少大量工业废料;在地方发展中,企业为员工提供稳定就业岗位,并通过技能培训助力员工成长。"做企业不仅要追求利润,更要算好环保账、民生账。"这是振中电熔从管理层到一线员工的共识。
未来蓝图:向全球材料高地迈进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振中电熔的规划清晰而坚定:持续推进26个重点研发项目,年内实现3项核心技术突破;扩大产能,满足新能源、高端制造领域的旺盛需求;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在前沿材料领域布局。
"以前我们追着国外标准跑,现在要让世界跟着我们的标准走。"企业负责人的话语中充满自信。从乡镇企业到行业标杆,从技术跟跑到标准制定,郑州振中电熔新材料有限公司正以"中国智造"的姿态,在电熔氧化锆材料领域书写着属于中国企业的新篇章。当全球新材料产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这家扎根中原的企业,必将以更多创新成果,为"中国制造"增添底气与荣光。(马湘坤)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