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打造科创新模式,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

来源:大象新闻 发表时间:2025-08-15 13:45
分享到:

电气产业是支撑起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所涉及的技术与产品遍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生活电器到航空航天,从5G通信到新能源相关产业,电气设备及自动化解决方案都作为底层技术基座主导着各个行业的创新与发展。毫不夸张的说,电气产业的升级与发展已经成为产业链上下游相关行业企业转型与发展的内生动力。

国内知名电气设备研发工程师,施耐德电气副总裁张轶勇于担重担、挑大梁,奋力走在推进电气设备技术创新、带动电气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前列,围绕行业发展中的痛点与难点,研发设计出多项极具突破性的重大科技成果,把握电气产业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电气行业注入了强大地科技动力。

张轶是集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及战略管理思维于一体的复合型尖端人才。自2008年加入施耐德电气,张轶长期深入电气设备生产一线展开学习与研究,在电气设备生产与研发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对于国内电气行业发展的短板也有了深刻的认识。随后,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在电气工程领域的科研能力与战略眼光,张轶主动提出申请,到施耐德法国、新加坡等各国分公司任职,了解各国电气行业研发趋势与各地市场需求,而这也为她日后在电气设备研发领域取得重大科研成就奠定了基础。

最近几年,各国加快布局工业互联网,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升级。工业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迅猛的发展势头,让张轶敏锐地察觉到电气产业也应顺应智能化发展潮流,尽快完成数字化转型升级。随后,她从电气设备智能化管理与研发系统入手,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技术与电气设备研发系统相融合,先后研发了“基于路径优化算法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与优化管理平台v1.0”、“基于人工智能的电气设备监测与能效管理平台v1.0”、“基于改进K-means的电气设备故障运维系统v1.0”等一系列原创创新性科研成果,为有效提高电气设备的检测与运维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发挥了积极作用。而她研发的“基于电气设备研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v1.0”的推广应用,更是构建起集协同研发、协同制造、智能生产、智能检测、智能管控为一体的智能柔性电气设备生产体系,全面提高了电气产业的智能化研发水平,为加速电气产业的新一轮数字化升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引发业内的高度关注。

业内专家纷纷指出,“基于电气设备研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V1.0”的问世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构建了覆盖电气设备设计、仿真、运营、维护的一站式管理平台,进一步强化了覆盖电气设备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能力,不仅能够助力生产力、协作能力和效率的提高,还将促进企业实现研发模式的转型升级。

该系统运用最新的工业互联网技术,实现了对电气设备的从设计、生产、运行、维护,直到最终报废、拆除的全生命周期数据跟踪与闭环管理,并以电气设备研发为核心,将设备生命周期内各环节产生的数据流串联起来,实现了数据的全方位打通与整合,对搜集到的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不仅为工程师不同阶段的设计提供数据支持,提高设备的开发效率,也可以明确以往设备研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继而在下一代设备研发中改进设计,使产品能够不断的动态优化来改善用户的体验,从而持续改进产品质量和功能。

该系统将创新、意识、需求贯穿整个生产链,直接影响着设计以及生产的决策。借助该系统,电气企业的设备和服务将由单向的技术创新、生产产品和服务体系投放市场、等待客户体验,逐步转变为企业主动与用户服务的终端接触,进行良性互动,进而实现协同开发产品。而这种研发模式的转变,不仅将显著提高电气装备技术的质量与性能,还将形成一个闭环持续优化的设备研发及服务体系,为推动行业可持续创新与发展奠定关键技术支持。

目前,该技术已拥有上万家企业用户,在广泛的市场应用中,“基于电气设备研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V1.0”展现出了显著的功能优势及应用价值,收获了业内专家、学者及大批应用企业的广泛认可。大量企业用户表示,该系统打通了电气设备全寿期、全价值链的数据链路,缩短至少百分之四十的设计周期,将电气设备设计误差控制在百分之零点三以内,设计精度提高了百分之二十四,帮助企业构建了集成式设计研发管理体系,为企业的数字化升级与转型提供巨大的推动力量。

作为多项重大科研成果的研发者,张轶始终站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视角上,夯实科研基础,不断推进电气装备技术的持续性创新与突破,有力彰显了新时代电气工程科技人才的才能与担当。相信未来,张轶表示将继续迎难而上,在电气产业智能化创新的赛道上奋勇争先,为推动电气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凝聚不竭的动力。(林风)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