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区食堂暖民心 乡村振兴有借鉴——宝鸡东岭社区食堂的“民生启示”

©原创 发表时间:2025-08-14 12:42
分享到:

近日,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东岭社区食堂正式开门迎客,热气腾腾的饭菜、邻里间的欢声笑语,不仅让这座城市社区充满烟火气,更从民生服务角度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办好“家门口的小事”,正是夯实振兴根基的关键一步。

东岭社区食堂内,十余种家常菜香气扑鼻,红烧肉油亮入味,清炒时蔬鲜嫩可口,一荤一素一汤仅需十元的价格,让老年人、上班族等群体连连称赞。“这食堂开得太及时了!俩人吃饭总嫌麻烦,现在天天来这儿,热乎又省心!”一位老人端着餐盘笑着说,旁边刚下班的年轻人也接话:“比外卖划算多了,这味儿跟家里做的一样亲切!”几句朴实的评价,道出了食堂的核心价值:解决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生活难题。

食堂里,头发花白的老人互相搀扶着取餐,年轻父母带着孩子围坐餐桌,邻里间的招呼声、碗筷碰撞声交织成温馨的旋律。曾经忙于生计很少交流的邻居,在这里分享着饭菜的滋味,也唠起了家常里短——有人念叨着孙辈的趣事,有人聊起养生心得,孩子们则捧着饭碗在桌边追逐打闹,陌生感在烟火气中渐渐消散,社区里多了份“大家庭”的温暖。

这一场景,与乡村振兴中“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目标高度契合。东岭社区食堂的实践证明,一个聚焦日常需求的服务载体,能有效提升民生幸福感,这一逻辑在乡村同样适用——从解决吃饭问题到丰富生活场景,贴近群众的实事总能激活基层活力。

更值得关注的是,东岭社区食堂不仅是“吃饭点”,更是邻里交往的“连心桥”。这种温暖的互动,恰是乡村振兴中“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生动注脚——无论是城市社区还是乡村,人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结,都是发展的内生动力。

宝鸡东岭社区党委书记方纪林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深有感触地说:“社区工作的出发点,就是把居民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开这个食堂,就是想让大家吃得舒心、住得暖心,让社区真正像个‘大家庭’。这道理放到乡村也一样,把老百姓的小事解决好,人心就齐了,发展就有劲儿了。”

东岭社区食堂的实践,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鲜活参考:从群众日常需求切入,用有温度的服务凝聚人心,就能为基层发展筑牢根基。(方纪林、段麟峰文/图)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