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余娜
8月12日,工业绿色创新发展交流会在湖州安吉举行。会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领湖州工业经济高质量绿色发展实践报告》及案例集发布。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党组成员、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理事长金书波,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司长丁志军,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应云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湖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石一婷等出席会议。
金书波在致辞中表示,湖州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下一步要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加快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推动新兴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完善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和谐发展作出不懈努力和新的贡献。
应云进指出,今日的浙江,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也更有条件走好工业绿色创新发展之路,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将继续支持湖州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为全省提供更多鲜活经验。石一婷指出,当前,湖州正在以“绿色智造”为特色推进新型工业化,打造绿色智造名城。
会上,沈昌祥以“数字技术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为主题,从数字经济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构建数字经济绿色安全可信生态体系、打造绿色可信工业控制基础设施发展新质生产力等三个方面进行主旨演讲。丁志军对《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进行深入解读,从深刻认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实践意义、准确把握《方案》出台背景和思路目标、扎实推进《方案》重点任务落实落地三方面进行深刻阐述与部署。常纪文从“两山”理论对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的时代意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需探索“两山”实现新路径两方面深入阐释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意蕴。
工业碳效码3.0版——中国椅业产品碳足迹模块正式上线现场
成果发布环节,工业碳效码3.0版——中国椅业产品碳足迹模块正式上线。中国工业报记者获悉,工业碳效码3.0版在原有碳效码评价体系基础上,于2024年11月15日全新上线碳足迹数智服务应用,实现了企业碳足迹数据采集、计算、核查、报告生成、三方认证、信息披露一站式服务,平台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SGS等认证机构达成深度认证合作,提供产品碳足迹评价与碳标签认证服务、LCA评价与EPD认证服务。
作为国内首个工业产品碳足迹整体方案,中国椅业产品碳足迹模块融合了大数据与云计算,提供了从数据采集到认证披露的一站式服务。工业碳效码3.0版—中国椅业产品碳足迹模块,作为国内首个聚焦工业领域的企业产品碳足迹整体解决方案,接入安吉绿色家居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管理平台,依托椅业产品种类规则,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为椅业产品提供常态化碳足迹核算和全流程认证,为安吉椅业装上“绿色标尺”,以科学数据驱动产品低碳升级,贡献家居行业绿色发展的“湖州智慧”。
一系列围绕未来湖州工业绿色创新发展的合作意向在会上达成。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与天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就新能源退役电池领域达成意向合作书;湖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和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就深化“碳效码”领域创新应用达成合作协议;国网安吉县供电公司和浙江省椅业协会就推动椅业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达成合作框架协议。
中国工业报记者获悉,湖州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二十年来,湖州坚定不移举生态旗、走生态路,坚持生态立市、产业兴市、制造强市,先后获批“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国家创新型城市,成为生态文明国际合作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两次获评国务院“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
当前,湖州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从1895家增长到4254家,拥有64家上市企业、6家产值超百亿企业、7家中国民营企业500强、8家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了4.6倍,规上工业产值增长了6.1倍,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了48%。同时,湖州坚持以“绿色智造”为主线,星级绿色工厂占规上工业企业比重达90.4%,市级以上绿色工厂产值占规上企业产值比重达到40%以上。2024年,全市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30.6%,增幅高于全省20.7个百分点;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比重分别达34.6%、69.3%、40.7%。二十年来,湖州全市八大高耗能行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占比下降了19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达1.67%,实现90%以上的R&D经费支出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专利来自企业,90%以上的新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团队流向企业,工业经济“含新量”“强新量”“聚新量”大幅提升。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