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转型中蓄力、于服务中突破‌ 莱芜区工信局多措并举助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原创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5-08-13 10:42
分享到:

初秋的济南,工业发展的脉搏强劲有力。在莱芜区这片工业热土上,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的蓬勃生长正交织出一幅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作为济南工业版图的重要拼图,莱芜区以327家规上工业企业为基底,在钢铁、汽车、现代医药等领域的深耕中,逐渐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工业强区之路。8月12日,济南市召开“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莱芜区专场。莱芜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吕华详细介绍了全区工业经济发展成效及创新举措。作为济南市工业重镇,莱芜区以“产业第一、制造当家、项目为王”为核心理念,通过精准施策、全周期服务,推动工业经济在逆势中实现稳中有进,展现出强劲发展韧性。

产业转型的"破"与"立"‌

面对钢铁等传统产业下行的压力,莱芜区没有选择固守旧局。区工信局以"X+2"产业体系为轴心,推动工业经济在承压中实现结构性突围。中国重汽济卡生产线上的机械臂昼夜不息,12万辆的年产能目标与1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冲刺计划,正将汽车产业推向350亿元产值的新高度;而在现代医药领域,中医药特色发展方向的确立,让20亿元的年产值目标有了坚实支撑;电子信息产业则通过力亮电子、天莱科技等企业的集聚发展,悄然编织着5亿元产值的创新网络。这种"传统产业提质、新兴产业扩容"的双轨并行策略,让莱芜工业在去年实现1300亿元产值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着工业投资超20%的增速。

‌项目攻坚的"谋"与"动"

‌"抓项目就是抓未来"已成为莱芜工业人的共识。170个技改项目累计132亿元的投入,折射出企业对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区工信局创新建立的"工业产业大脑",通过数字化手段绘制五大产业招商图谱,为项目布局提供了精准导航。每周调度的128个重点项目推进机制,让威马智能装备等16个超5000万元工业项目得以高效落地。这种全生命周期的项目管理模式,正推动着全年90亿元工业投资和40亿元技改投资目标的实现。

‌企业服务的"精"与"暖"‌

在莱芜,企业从不是孤军奋战。51位区领导带队开展的"百人助百企"活动,已为154家重点企业解决500多个发展难题;50余场"百场万企"活动搭建起银企、供需对接的桥梁,惠及企业超千家。更让企业暖心的是真金白银的支持——去年以来1.22亿元惠企资金的精准滴灌,培育出6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和47家创新型中小企业。这种既有温度又有力度的服务,正助推着全区制造业企业向4000家的规模迈进。

站在新的发展节点,莱芜区工信局正以"13+34"产业链为蓝图,将工业强市的战略细化为每个项目的推进、每项政策的落实。在这片充满工业基因的土地上,一场关于转型与突破的生动实践仍在继续。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