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革命与智能制造浪潮的双重驱动下,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卡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重汽济南卡车”)正以创新为笔,在重卡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蓝图上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2025年1-7月,公司整车产量突破7万辆,同比增长17%,人均产出提升42%,这一亮眼数据的背后,是企业在技术研发、产业升级与政企协同领域的全方位突破。
技术赋能:打造智能制造标杆
中国重汽济南卡车以莱芜区“智能网联(新能源)重卡项目”为支点,构建起国内重卡制造的技术高地。项目首创AGV柔性总装线,实现驾驶室焊接100%自动化的“黑灯工厂”运营,涂装工艺更达到高端乘用车标准。通过5G与物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企业不仅完成生产线柔性化升级,更在纯电动、混合动力及氢燃料电池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精准响应市场对高效环保车型的迫切需求。2024年公司整车产量达11万辆,2025年预计同比增长超10%,这一增速印证了技术驱动的强大动能。
政企协同:营商环境铸就发展沃土
莱芜区以“链主”企业为核心,为中国重汽济南卡车量身定制50余项惠企政策,涵盖工业技改、新能源补贴等关键领域。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创新设立汽车产业科,提供“一对一”贴身服务,高效解决职工子女入学、产业配套等实际问题。这种“精准滴灌”式的政策支持,为企业构建起“研发-生产-配套”的全产业链生态圈,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形成“汽车零部件+整车+物流”的产业集群效应。
未来布局:锚定行业领军地位
据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赵海介绍,中国重汽济南卡车将持续加大新能源产线投资,通过产线适应性改造快速提升产能。到2026年,产销量将在2025年基础上再增10%,2030年实现市场份额全面跃升。企业将以四大举措为核心——强化研发投入、深化产业链协同、优化成本结构、加强政企沟通,全力打造“质量最优、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智能工厂,为中国重卡行业参与全球竞争提供新范式。
在“双碳”目标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中国重汽济南卡车的实践生动诠释了“智造升级”与“政策护航”的协同效应,其发展路径不仅为传统制造业转型提供样本,更彰显了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创新活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