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场上比赛激情四射 场下文创热闹玩梗

来源:中国旅游报 发表时间:2025-08-13 08:04
分享到:

当“浙BA”的哨声在体育馆落下,场馆外摊位上的特色美食升腾着烟火气,搭配文创雪糕更添了几分鲜活趣味;当“苏超”的呐喊声在绿茵场上回荡,看台上“狼啸江东”“南通必胜”等系列主题设计应援毛巾的舞动更加热烈;当全运会的特许商品在粤港澳大湾区亮相,本地文化元素与运动激情碰撞出创意火花……如今,体育赛事早已超越竞技本身,成为激活城市文创活力的引擎。从赛场内外的文创产品到联动文旅的消费场景,仿佛一场场“没有哨声的比赛”,正让体育激情与本土文化深度融合,为消费市场注入新动能。

赛事火热文创抢手

“我特意从无锡赶到杭州看球,没想到看完球还能尝到地方特色美食,买到我喜欢的球队周边,这趟值了!”前不久,球迷陈丽云在临平体育中心体育馆看了一场萧山队与西湖队的“浙BA”对决。

体育馆内座无虚席,场上球员们攻防博弈、寸土不让;体育馆外,购买“浙BA”文创雪糕、球队定制周边的摊位前也排着大队。陈丽云在社交平台分享观赛体验时提到,除了看比赛,买了周边特产,比赛的电子票还叠加了武林夜市满减等福利。

据统计,“浙BA”杭州预选赛首周有2.3万人次球迷涌入临平体育中心体育馆,直接带动周边餐饮、零售、住宿消费破百万元,定制球衣、AR互动纪念品单日销量超万件,酱鸭、龙井冷萃等特色产品成了“手慢无”的爆款。

赛场的热度正通过文创产品与消费福利向城市各个角落蔓延。临平发放的100万元赛事消费券,在场馆外的市集与周边商圈里流转,覆盖文创产品、农特产品、轻餐饮等场景;金华的商场里,高清大屏直播赛事,周边餐饮区随比赛节奏热闹起来,“看球+吃喝+购物”成了新潮流。

“苏超”的赛场外,同样上演着文创热销的盛况。为助力南通队对阵宿迁队的赛事,最近,南通市发布了一组运动风尚系列产品——“狼小帽”“狼小包”。“狼小帽”包括“啸江海”狼耳帽和基础款棒球帽;“狼小包”包身则印有“NTWOLF战队口号”。这组系列产品上市后销售额便突破了34万元。

另外,专门为南通队设计的“NANTONG”“苏F”等字样的毛巾也广受球迷好评。其中,“苏F”标识既呼应本地车牌号简称,又蕴含“Football”(足球)与“First”(第一)的双重寓意。生产厂家南通市第三毛巾厂产品经理包婧介绍,“苏超”应援毛巾在线上的销量非常可观,预计到本次“苏超”比赛结束,销量可以达到20万件。

本土元素特色浓郁

7月初,江苏扬州集中开业了9家扬州好礼店,分布于热门商圈、交通枢纽、文化地标处,销售和“苏超”相关的文创产品。网友吴茜抢到的“包赢”玩偶是爆款产品,已在多家门店售罄。“它像会踢球的扬州包子,太可爱了!”

这款玩偶以扬州包子为原型,表皮褶皱融合足球纹理与运河水波纹,球鞋印着蒸笼纹样,既藏着“美食之都”的生活气息,又暗喻体育精神“蒸”腾向上,是地域文化与体育元素的巧妙碰撞。

江苏省文化产业协会副会长、南京工业设计学会常务副会长祝峻介绍,如今,江苏“文化+体育”的创意遍地开花。例如,苏州太湖雪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苏超”丝巾,将足球图案分割成不同色块,融入如意纹、万字纹等传统吉祥纹样,让绿茵激情添了温婉质感;南通市蓝麒麟蓝印花布工坊,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为基础,融入足球元素开发了包袋、玩偶、服饰等,让传统工艺以潮玩姿态走进日常生活,激发大众对非遗的热爱;常州乱针绣博物馆的“十三D”恐龙挂件,高约10厘米的刺绣小恐龙脚踩足球,憨态可掬,成为球迷背包的“应援标配”。

将视野从江苏拓展至全国,体育文创“文化密码”愈发鲜明。8月1日,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正式进入倒计时100天,全运会氛围逐渐升温。在北京,有不少消费者来到王府井工美大厦咨询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的限量纪念徽章。

本届全运会由广东、香港、澳门三地共同承办,比赛项目将覆盖粤港澳大湾区的10多个城市。作为全运会特许商品生产零售企业之一,北京工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杨彤介绍,本届全运会特许商品销量不俗,其中销量最好的徽章融入了粤港澳三地文化,比如广州塔、港珠澳大桥、大三巴等地标以及木棉花、紫荆花、白莲花等元素,凸显赛事举办地特色。

“这些特许商品是全运会IP具象化的载体,我们希望通过大众喜爱的方式,让全运精神走进千家万户,成为连接体育赛事与城市文化的纽带。”杨彤说。

在祝峻看来,无论是赛事周边还是大赛特许商品,它们都已超越纪念品的范畴,让观赛者在欢呼之余,可以触摸到一座城市的文化肌理。

创新不断激发活力

从北京奥运会期间就开始涉足特许经营的北京元隆雅图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始终努力找寻体育精神与地域文化的结合点。今年,他们为成都世运会开发了40余款文创,其中,《烟火成都》盲盒系列将“蜀宝”与“锦仔”两大吉祥物融入市井生活场景,展现了成都的安逸文化。值得关注的是,该公司还与各地方文旅合作,紧扣消费场景进行主题化IP产品开发,推出集合天安门文化元素的“四季天安”冰箱贴、西安“大闹天宫”齐天大圣毛绒玩具等,将赛事经验复制到更广阔的市场。

在扬州,“苏超”的热度为玩具企业带来新的商机。扬州雅伦玩具有限公司的设计师陈兆明和设计团队把扬州老鹅、南京板鸭等地域符号融进为“苏超”量身打造的十三市Q版毛绒玩偶,让每个玩具都带着城市的记忆;扬州帝腾玩具礼品有限公司则给毛绒玩偶穿上“定制球衣”,其中,南京款的唐装足球服绣着云锦纹样,将六朝古都的底蕴穿在“身上”。

祝峻非常期待看到更多文创企业像扬州企业那样,敢玩梗、善创新,同时,建议文创企业可以让文创产品跳出赛场局限,更贴近生活场景,“让看球的人顺便吃顿饭,买件兼具实用性和纪念性的赛事文创或是本地特产,激发整个城市的商贸活力”。

当绿茵场的哨声与文创市集的叫卖声交织,当运动激情与地域文化碰撞出火花,体育赛事催生的不仅是消费热潮,更是一场文化传播的生动实践。这些带着城市印记的文创产品,既是观赛者的纪念,更是城市的名片。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