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张永杰 通讯员 孙艳艳
8月8日,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简称中企研)主办,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通号)、天津爱波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爱波瑞)协办的第十五期中国企业大讲堂在京圆满举办。
以“精益数智赋能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为主题,本期中国企业大讲堂汇聚了专家学者的战略思考,凝聚了领军企业的实践经验,在精益数智化融合与创新的思想碰撞中,为中国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中企研会长、国务院国资委原党委委员、秘书长彭华岗,中企研第一副会长、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明忠,中国通号党委书记、董事长楼齐良,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李培根,爱波瑞董事长王洪艳,爱波瑞副总裁邱杰,中企研副会长、国务院国资委机关离退休干部管理局原局长范建林,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总会计师朱书红,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党委委员、总会计师王彦,中国通号副总裁、总工程师张志辉,中国民航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李劲松,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振林,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水网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琴,中企研副会长兼秘书长谭剑,中企研常务副秘书长李华等出席活动。本期活动由刘明忠副会长主持。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智技术与精益管理的
深度融合正成为企业突破发展瓶颈,构筑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中企研第一副会长,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明忠指出,如何以精益化筑基、用数字化赋能、向智能化跃升,最终锻造出强大的核心竞争力与产业链韧性,是中国企业需要共同关注的时代课程。本期中国企业大讲堂既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务实行动,也是响应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国有企业强化精益化管理要求的具体实践。
近年来,中国通号深刻推动管理理念变革,将价值创造理念、精益管理理念、数字化发展理念融入产业链各环节,系统部署精益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推动研发设计、装备制造、工程服务全产业链精益管理,以全面精益数字化转型为业务管理赋能,着力打造具备行业领先水平的精益化管理企业。
鉴此,楼齐良在致辞中指出,数字化是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应对全球竞争的核心手段;精益化管理是推动生产方式、业务模式、治理体系变革的内功心法。数字化赋能是实现降本增效,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动力引擎,以精益数字化推动企业发展转型升级,是国资央企转变发展模式,更好地发挥“三个作用”,当好“三个排头兵”的重要途径,而精益化与数字化的融合,必将为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楼齐良强调,精益化管理、数字化转型是一场持久战,更是一场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打赢的攻坚战,中国通号愿与各界同仁一道,共同探索企业管理创新的新路径,为推动国资央企做强做优做大、服务国家战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李培根在以《数智技术赋能企业持续改善》为题的主讲中指出,在数字智能时代,精益这个概念对于企业而言仍然十分重要。他认为,数智技术赋能企业精益管理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数字孪生能够使企业生产变得“精益”;以精益理念、工具和数字化技术为依托,企业可以实施全价值链成本管理。企业可以利用数字化智能制造技术,通过信息化手段增强基于数字孪生的设计、工艺、制造一体化水平,推动“全产线”精益数字化建设等。他强调,企业应通过精益数字化的数据治理与数据价值创造,推动精益数字化加速从生产环节向价值链全生命周期延伸。
在主题分享环节,王洪艳剖析了近年来企业精益数智化变革的成与败。她认为,定位正确、概念突破、领导挂帅、组织能力、机制保障、系统育人、持续改善、模式打造、善用外脑、价值创造是企业精益数智化变革的十大成功要素。无论国企还是民企,一把手倡导精益数智化,企业往往会如火如荼,迅速落地,并且卓有成效。当一把手调岗或者退休,换成第二个人,往往这个工作就停滞了。这种现象说明,精益数智化变革是一把手工程,企业领导者需作为第一责任人亲身实践,实现思想观念突破,做到从战略定位到组织机制保障,全员参与,创造价值。
张志辉介绍了中国通号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与实践案例。他说,中国通号数字化转型的目的是实现内外兼修。对内通过数字化进一步发挥轨道交通领域“三位一体”全产业链优势,通过精益化降本减耗,提质增效,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对外催生新一代轨道交通智能控制解决方案,通过数字化赋能实现系统装备100%可用性。中国通号数字化转型的总体框架是重点开展四项智能化建设任务,即智能产品,智能工程、智能运维,智能经营,同步推进数字基座建设,打造高效、协同、智能的数字化平台。同时构建贯穿“三个一体化”的精益管理体系,即工程设计和工程服务一体化,产品研发和集成实施一体化,硬件设计和生产制造一体化,全面推动生产方式、业务模式、治理体系变革。他认为,数智技术与精益管理的融合,使企业能更精确地衡量和管理运营全过程,为转型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王振林分享了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在“AI+制造”领域的应用。邱杰为“如何以精益数字化重构企业强韧运营能力”提供了新思路。
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油料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集团第八研究院等50余家中央企业、地方国企以及民营企业的百余位代表现场参会。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锦州石化分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国核宝钛锆业股份公司、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等10余家中央企业、地方国企及民营企业设立分会场组织集中学习。活动通过新华网、人民政协网、新浪财经、凤凰网、网易财经、企业观察网等主流媒体平台全程直播,累计观看量突破960万人次,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