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年世界机器人大赛期间,现场都会举办一场脑控机器人大赛。来自各方的参赛队伍,带着自己在脑机接口技术方面的最新成果前来参赛展示。那么,这一前沿技术现在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总台央视记者宁坤:我所在的区域里,一台台小型无人机正在陆续进行穿越圆环的飞行比赛。正在飞行的无人机,完全是由另一侧的工作人员通过一个小型的脑机接口装置来控制的。
元思科技脑控无人机参赛队选手李厚赟:它是用硬件采集脑电波,发给软件之后,软件对信号进行分类。因为我们在注视屏幕上不同方块的时候,它的波形是不一样的。映射给一个控制无人机的命令,再通过WiFi发给无人机。装置是非侵入式的,贴在后脑的位置上,不对人体做任何破坏。
记者了解到,脑机接口技术是一种通过采集大脑电信号来与外部的机器设备进行信息传输的前沿技术。根据连接大脑的方式不同,一般分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两种类型。当前,其应用场景主要是在医疗、教育等领域。不久前,工信部等七部门也刚刚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相关产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业内人士介绍,现在这类脑机接口控制技术,很多都需要使用者观看屏幕或AR显示设备上的内容,在观看过程中去采集大脑中相对稳定的视觉信号。未来,这样的技术还可以用于控制机器狗或人形机器人。
华东理工大学脑机接口及控制实验室研究生陈亦新:脑电信号传输到我们的电脑,进行解码来判别它的指令,然后我们再把指令传输给这条机器狗。今年我们的目标是尝试把实验室的一些技术进行产业化的落地。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