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4S店你可能不陌生,但你听说过机器人4S店吗?
8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开幕。与往届不同,本届大会期间新增了一个消费场景——全球首家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ROBOTMALL)面向社会公众正式开放。
机器人4S店和汽车4S店有什么不同?世界机器人大会又有哪些看点?
01
买机器人?去4S店!
在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全球首家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的展台人气火爆,参观咨询的人络绎不绝。
展台上展示正在出售的各类机器人,包括加速进化公司的BoosterT1、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天工2.0、优必选的WalkerS1等。
有不少看展市民询问机器人的价格以及使用方法,其中,保姆机器人的咨询热度很高。市民王先生说:“能现场体验机器人很好,现在还有满减优惠,准备给孩子买一个教育陪伴类机器人。”展会期间,还有来自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的客户咨询,有意向购买机器人。
工作人员介绍,机器人4S店位于北京亦庄,与汽车4S店类似,机器人4S店提供销售(Sale)、零配件供应(Sparepart)、售后服务(Service)和信息反馈(Survey)服务。而机器人4S店与汽车4S店最大的不同则是,这里不是单一品牌的展示,而是一个机器人的聚合区。
店内出售当下热门的各大公司不同款式和类别的机器人,包括医疗类、工业类、陪伴类等50余款机器人产品,标价也从数千元到数百万元不等。
在店内,消费者可以当场验证机器人在真实场景的性能,沉浸式体验“人机互动”,买机器人就像买车一样方便。
北京亦庄机器人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一凡介绍,机器人4S店主要是为了解决机器人企业从技术研发到场景落地中间的痛点,打造一个连接机器人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根据不同的消费者需求,我们会将原本的机器人进行二次开发,使其更适合客户需要的场景。”
02
保姆机器人的应用是焦点
除了机器人4S店的展台,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有200多家国内外机器人企业布展,其中超50家机器人整机企业带来数百款人形机器人产品,参展企业数量创同类展会之最。
会场内人山人海,高峰期达到寸步难行的程度,有表演、互动的展台,人流量尤其大。其中,保姆机器人的落地应用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保姆机器人是一种具备自主性与具身性的智能系统,代替人类保姆执行护理辅助、健康监测、日常服务及社交陪伴等任务。
会场中,不少公司推出的保姆机器人主打陪伴式服务。
与其他机器人的钢铁外表不同,傅利叶GR-3人形机器人的“皮肤”是温暖且柔软的。
工程师表示,在研发之初就设计了165厘米的身高以及软包柔肤材质,搭载了31个传感器和高灵敏度一体化执行器,当人们触摸它的身体时,它的视线就会跟随。傅利叶工作人员表示,这款机器人未来主要承担老年人陪伴、儿童互动玩伴等角色。
在展会上,时不时能看到小朋友在“遛”机器狗。
维他动力推出的Vbot智能伴随机器人像个“小跟班”,不需要遥控器控制,具备VLA自主移动和Agent视觉语言交互能力,能帮忙拎包、拍照录像。相关负责人介绍,产品主要是面向C端家庭用户,预计今年年底量产出售。
展会现场,一只机器导盲犬吸引了众人关注。研发人员介绍,这款机器导盲犬可以做到拉着盲人前行,同时具备自主避障和交互等功能,目前已经在浙江杭州进行试用。
智慧康养领域是保姆机器人应用的重要领域。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多家企业展示了专为老年护理设计的保姆机器人解决方案。
北京大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展台前,几款可穿戴的外骨骼机器人产品颇受青睐。工作人员介绍,“我们专门做了膝关节助力行走的外骨骼机器人,老人穿上后走路、爬楼梯、爬山都会很省力、走得更稳。”
广汽集团推出座椅形态的机器人GoMove,目标人群是出行不便的老年人。工作人员介绍,该机器人可以载着老年人上下楼梯,“斜坡、石子路也没有问题,目前产品在养老院试用,我们根据反馈在进行产品调整,比如提高座椅舒适度、降低座椅高度等。”
展会之外,一些养老机构已经开展保姆机器人在日常生活辅助、失能照护等场景中的试点应用。
在江苏无锡,名为“大头阿亮”的机器人不仅可以跟老人聊天互动,还可以定时定点自动“查房”,提醒护工给老人翻身、喂药。
在山东青岛,一款机器人可以帮助长期卧床的失能老人进行大小便的护理。工作人员介绍,传感器检测老人是否有便意,“发现便意后,净水通过管路冲洗大小便,再通过污水桶处理掉,处理后还可以自动进行烘干,这样就解决了老人在床上大小便的问题。”
据了解,在深圳,已经有一半以上的养老机构进行了智能化改造,通过引进毫米波雷达、长者追踪、AI护工等多种人工智能技术,满足老人康复护理等多方面的需求。
03
新产品、新功能、新趋势
本届大会上有许多首发新品亮相,代表了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宇树科技的展台上,机器人格斗赛吸引众多观众。最新升级的G1格斗机器人展开激烈对决,快速出拳、踢腿、闪避……被打倒的一方躺在地上几秒后,会努力自主弹坐起来,继续比赛,展现了出色的运动控制与平衡能力。
不远处,加速进化的展台布置成足球场,机器人和小朋友进行足球互动。
会场另一边,智平方的“爱宝”机器人带来架子鼓表演曲目《北京欢迎你》,全场掌声不断。工作人员介绍,“爱宝”学会这首曲子仅用了24小时。
机器人“进厂打工”已不是新鲜事,本次大会,多家企业展示了多机协同作业的能力。
优必选的展台上,十几台机器人组成的“打工天团”配合默契,从产品分拣、装卸到入库无缝衔接。
其中最亮眼的是机器人三分钟换电池,这意味着机器人可以实现不间断工作。
企业负责人介绍,人工智能新一代的打工人“WalkerS2”能够实现三分钟内自主换电,通过智能脑中区终端,在快没电的时候,自己驱动自己换一块电池。三分钟换电后,机器人迅速返回工位工作,换一次电可以实现7×24小时的续航。
除了协同作业,机器人的功能也更加精细化。
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Q系列人形机器人在本次大会上集中亮相。展台上,Q5机器人向人们展示其精准的柔性线缆插接能力。将USB充电线插入充电槽对于人类来说是非常简单的动作,但是想让机器人自主精准操作,则难度很大。
相关负责人介绍,Q5机器人能够做到0.1毫米的装配精度,而且是软性材料的插接,“因为在很多操作应用的时候,磨抛的精度、装配的精度,可靠性才是关键。”
现场,Q系列机器人还展示了采摘苹果、射箭等不同场景下的操作任务。据介绍,Q系列人形机器人是面向国家航天、制造产业等重大需求研制的,目前五代Q系列人形机器人已初步实现了面向工业、农业等不同场景的技术验证。
当然,机器人并不是完美的,尤其是人形机器人,在展会上也暴露了不少“笨拙”的一面,但技术成熟需要时间沉淀。一位机器人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机器人的每个跌倒都是进步的契机,我们也在不断完善功能,未来机器人会成为人类可靠的伙伴。”
近年来,我国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技术和智能化水平不断突破,应用场景持续拓展,产业升级步伐不断加快。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8%,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5.6%和25.5%。
我国连续12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也是全球第一大机器人生产国。目前,工业机器人应用已覆盖国民经济71个行业大类、236个行业中类,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已跃升至全球第三位。我国人形机器人在运动性、灵巧性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整体水平处于全球第一方阵,有望在家政服务、生产制造、仓储物流等场景发挥重要作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机器人走进我们的生活。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还在进行中,将持续到8月12日,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现场与机器人近距离接触,感受最新科技。此外,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联合主办的全球首个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14日开幕,让我们一起期待!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