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 吴辰光
继钟薛高、巴奴后,百果园(02411.HK)也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8月8日,针对有网友反映“百果园的水果越来越贵,质量却越来越差”的问题,有媒体截取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发布的一段视频回应称:“我认为商业就两种,第一个利用消费者的无知,第二个教育消费者成熟。像百果园这么多年来都走在一条教育消费者成熟的路上,我们不会去迎合消费者。”
截至目前,该视频已被删除。中国工业报查看“百果园余惠勇”抖音、视频号等多个社交平台账号,均未发现相关视频。
8月11日,中国工业报致电百果园官网电话,其客服人员表示,关于公司董事长余惠勇的相关视频已注意到,公司有关负责人也在核实沟通。
同时,中国工业报以邮件形式向百果园询问此事,但截至发稿,未获答复。
百果园或遭高价反噬
之所以引发巨大舆论效应,与百果园一直以来的价格偏高不无关系。
中国工业报通过部分对比发现,例如,在百果园APP销售的麒麟瓜(约1.8kg)售价17.92元,永辉APP销售的麒麟瓜(3kg)售价为19.9元。百果园APP销售的炎陵黄桃(600g)售价为21.48元,永辉APP销售的炎陵黄桃(800)19.9元。
“百果园长期以来的价格偏高使其董事长的言论被推上风口浪尖,这确实受到了价格高的反噬。”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对中国工业报表示,“当下消费者对价格非常敏感,尤其是在面对高价商品时,更希望获得相应的品质和服务。一旦感觉到支付的价格与获得的价值不匹配时,负面情绪很容易爆发。理论上,任何能够提高消费者对产品价值认知的做法都是值得推崇的,这有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但这种做法需要建立在透明、公平的基础之上,并且要真正为消费者提供价值。”
据百果园官网介绍,该公司致力于做更好吃的水果,同时,推出“不好吃三无退货”规则。所谓“不好吃”是指,由顾客根据自身主观感受判断即可,无需科学依据、客观数据、第三方鉴定等予以证明。“三无”是指“无实物”“无小票”“无理由”,即除非本规则或百果园公司另有规定,否则顾客无需将申请退货的商品退回、无需提供购买商品时的购物凭证(“小票”)、无需对退货原由进行证明公示,即可行使申请退货的权利。
中国工业报在黑猫投诉平台搜索“百果园”发现,截至8月11日,共有3091条投诉,其中,“虚假宣传”“品控差”“不退款”“态度差”等成为投诉重灾区。
实际上,百果园并不是因高价被推上风口浪尖的首个消费品牌。2021年6月,钟薛高创始人林盛因“最贵雪糕66元一支,它就那个价格,你爱要不要。”的言论引发舆论风波。2025年2月,巴奴火锅创始人杜中兵因“月薪五千不要吃巴奴”的言论同样被讨伐。
值得注意的是,8月11日,林盛在视频直播中被网友问及“怎样看待百果园的事”时表示:“我永远不希望再有任何企业成为第二个钟薛高,那是非常不好的事情。可能(余惠勇)在表述方式上确实让受众听起来不太舒服,但是如果看不起消费者、嫌贫爱富,是不能做到公司的一把手,我相信他没有任何恶意的本性。”
其实钟薛高、巴奴等品牌当初在回应时均提到:言论被曲解,并非本意。但这样的回应似乎并没得到消费者的买账。
江瀚认为,钟薛高、巴奴以及百果园之所以受到舆论讨伐,更多是因为它们未能有效传达出高定价背后的合理性或附加价值给消费者。成功的高定价策略应当基于产品的独特性、品牌的定位以及对目标市场消费能力的准确把握。只有当消费者认为所支付的价格与产品所提供的体验相符时,这样的定价策略才能既符合市场规律又能让消费者接受。
2024年首次亏损
百果园于2023年1月在港交所上市,结合招股书及财报显示,2019-2024年,其营收分别为89.76亿元、88.54亿元、102.89亿元、113.12亿元、113.91亿元、102.73亿元;公司所有人应占利润分别为2.49亿元、4906.3万元、2.3亿元、3.23亿元、3.62亿元、-3.86亿元。2024年,百果园首次出现亏损。
对于2020年的波动,百果园将原因归结为疫情的因素。对于2024年的萎靡,百果园则表示,是由于水果零售业竞争加剧、消费需求改变以及自身经营周期调整所致。
百果园主要依靠加盟模式,截至2024年年底,其线下门店共5127家,其中,加盟店5116家。不论是门店总数还加盟店相比2023年均大幅减少,截至2023年年,其门店共6093家,其中,加盟店6081家。
对于门店大幅减少的原因,百果园表示,通过持续优化全国门店布局以提高运营效率,并鼓励加盟商将门店从高租金收入比的地段搬迁至低租金收入比的地段,关闭高租金收入比的门店及关闭经营不善的门店。此外,百果园重新分配资源,向位于高复购率及高营业效率的核心商业区的门店提供更多资源。
江瀚表示,门店的大幅减少意味着加盟商对于百果园当前的商业模式失去了信心,而百果园计划优化门店布局以应对高租金问题,表明在其现有的商业模式下可能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特别是在选址方面。即使有供应链、产品质量为保障,但如果租金成本过高,也会影响整体利润率。
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对中国工业报表示,百果园曾经凭借优质果源直采、全产业链品质管控及数字化运营,成功打造了高端市场品牌形象,形成一定的溢价能力和客户忠诚度。但随着高端果蔬市场竞争加剧,市场红利逐渐消退,消费者价格敏感性也逐渐增强,百果园的高价策略引发口碑争议,品牌差异化优势被稀释,同时门店高租金及利润率下滑的经营压力也日益显现,这些都显示其传统运营模式亟需调整。未来百果园的核心优势仍是品质和品牌积累,但在行业环境变化下,其价值传递和市场接受遇到瓶颈。如何寻找差异化增长空间不仅是百果园也是整个高端果蔬企业面临的普遍挑战。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中国工业报表示,由于过度依赖加盟模式,百果园的单店运营比较混乱,总部对加盟店的掌控力略显不足,因此,百果园出现业绩下降以及出现投诉的情况并不奇怪。在如今的消费大环境下,一味高价肯定行不通,品质与性价比兼顾才是出路。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