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别山余脉白羊山的绿水青山间,有一位土生土长的“巾帼领头雁”。她带着乡亲们把赤松茸从林下“土疙瘩”变成“致富果”,用党建引领绘就美丽乡村图景,以文化为笔培育文明乡风。她就是江苏仪征刘集镇白羊村党总支书记郭俊,用“三羊精神”在丘陵山村书写出乡村振兴的精彩答卷。
航拍白羊村全景,展现绿水青山与整齐村落。
“蘑”力突围:林下种出致富路
“大家看,采摘赤松茸要轻转轻拔,这样才能保证菌柄完整……”在白羊村林下菌菇基地,一身农家大婶装扮的郭俊戴着草帽穿梭在田垄间,手把手教游客采摘技巧。这片年产6万斤赤松茸的“宝地”,曾是让她累到晕厥的“攻坚战场”。
郭俊在林下菌菇基地手捧赤松茸,讲解采摘要领。
2022年10月,郭俊盯上了村里38%森林覆盖率的“绿色家底”。当时村里不少林地因青壮年外出而闲置,她在村“两委”会议上提出林下种植赤松茸的想法,却遭遇质疑“从没搞过,风险太大”“赔了咋办?”郭俊拿出调研数据:“周边村已有成功案例,咱们林地条件适宜,技术门槛不高,还能给村民提供岗位。”最终说服大家尝试。
种子播下后,直到次年3月地里仍无动静。郭俊每天清晨钻进林子记录温湿度,请教老农后调整管理方式,却收效甚微。她紧急联系云南大学专家,得知是低温导致生长缓慢,立刻组织搭建保温棚,自己则在林边搭帐篷值守,饿了啃面包,累了打个盹。
3月24日,连续熬夜的郭俊因低血糖晕厥,被送医急救。醒来后她第一句话就是询问基地情况,直到3月26日接到同事发来的赤松茸破土视频,这位坚强的女书记终于落泪。
解决了种植难题,销路又成新挑战。郭俊带着村干部学直播,把直播间搬进菌棚,亲自演示烹饪技巧;跑遍扬州的酒店食堂,以“当日采当日送”的承诺打开市场;引进冻干技术,将保质期从3天延长到12个月。如今,30亩基地年销售额70万元,村集体增收40万元,带动20多户农户年均增收超万元。村民们说:“多亏郭书记,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挣钱。”
郭俊与村民在包装车间分拣赤松茸
党建领航:绘就乡村新图景
“郭书记,我家新能源车充电太不方便了!”今年春天,村民集中居住小区居民老任的反映被郭俊记在民情日记上。她实地查看后,联系村企共建结对的扬州市交通产业集团,在对方的支持下,4根充电桩安装完成,老任笑着说:“现在充电太方便了!”郭俊回应:“村民的‘小事’,就是我们的‘大事’。”
在白羊村,这样的“小事”被郭俊一一破解。阚庄的路面以前是泥土路,一到雨天就泥泞不堪,村民出行十分困难。郭俊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支持,同时发动村集体和村民自筹一部分。资金到位后,她亲自监督施工质量,要求施工队严格按照标准铺设水泥路面。如今,阚庄的路面平坦整洁,村民雨天出行再也不用踩泥路了。
景观河是白羊村的一道风景线,但由于多年没有清理,河面上漂浮着不少垃圾,河水也变得浑浊。郭俊组织村民对景观河进行提档升级,清理河底的淤泥和水面的垃圾,在河岸种植了垂柳、桂花等树木,还修建了停车位。如今,景观河清澈见底,两岸绿树成荫,成了村民散步、休闲的好去处。
两年间,郭俊带领干群整治21个自然庄台,清运垃圾300余吨,清理乱搭乱建500余处,让昔日“脏乱差”的村庄蜕变为“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
郭俊带领外地考察人员查看林下种植成果,现场交流经验。
今年麦收时节的抢收大战更显她的担当。面对降雨预警,郭俊连夜召集村干部:“200亩麦子,就是扛也要扛回来!”她带头奋战一个白天两个通宵,手磨血泡、衣被汗湿,终于在雨前完成抢收。村民感慨:“跟着郭书记干,再难的坎都能迈过去!”
她还建立劳务公司,将农机手、种田能手组织起来,统一机械化耕种收割。通过统一采购农资、合理安排作业,每亩成本降150元,收益提20%。去年村里种植粮油作物增收7.11万元,终结了“丰产不丰收”的历史;将闲置劳动力组织起来,对外承接绿化保洁等服务,去年村集体增收15万元,村民增加收入150多万元,实现村与民共富。
文明铸魂:激活乡村软实力
“小白龙喊你回来过大年啦!”今年1月,白羊村的新春年味大集热闹开锣。写春联、猜灯谜、品农家菜、看民俗表演……活动现场人头攒动,欢声笑语不断。这场由郭俊策划的活动,把传说中的“小白龙”文化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乡村吸引力,不仅让村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还吸引了不少周边村民和游客前来参与。
郭俊在村文化长廊为一群孩子讲解乡村文化展板内容。
“小白龙祭母”的传说在白羊山流传了百年,郭俊觉得这个传说蕴含着感恩、孝顺等传统美德,是村里的一笔宝贵文化财富。于是,她决定深挖这一本土资源,将民俗故事融入活动设计,打造具有白羊村特色的文化品牌。
为了办好新春年味大集,郭俊提前一个多月就开始筹备。她组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开会,讨论活动方案,从活动内容到场地布置,都反复研究。她还邀请了村里的老艺人,让他们在活动现场表演舞龙、舞狮等民俗节目,展示白羊村的传统文化。为了吸引在外务工的村民返乡参与,她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向他们介绍活动情况,邀请他们回家过年。
活动当天,郭俊早早来到现场,检查各项准备工作。看到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一位在外务工多年的村民说:“没想到村里现在这么热闹,年味这么浓,以后我每年都要回来过年。”郭俊说:“不仅要让村子变美,更要让人心变暖。文化活动就是连接村民心灵的纽带,能让大家更有归属感和幸福感。”
郭俊在村民俗馆给孩子们展示传统农具,氛围温馨。
为了培育文明乡风,郭俊在村里推行文明积分制度,建立了“文明积分超市”,效果显著。她深知,建设文明乡村不能只靠村干部,必须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于是,她组织村两委成员和村民代表多次讨论,制定了详细的文明积分规则,村民参加村里的志愿服务和实施各项文明行为,就可获得文明积分,涵盖环境卫生、邻里关系、遵纪守法、家庭美德等多个方面。每月村里核对村民的文明积分,村民可用积分在“文明积分超市”兑换生活日用品。文明积分制度受到广大群众好评,也促进了乡风文明。这项制度让乡风文明建设从“干部干、群众看”变成“人人当主角”,村民自治意识、文明意识显著提升。
如今的白羊村,不仅有“绿树掩映的村落、错落有致的农院”,更有“红白理事会”化解矛盾、“道德讲堂”传递新风、“农家书屋”点亮智慧。“红白理事会”成立后,有效遏制了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道德讲堂”定期邀请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来讲故事,传递正能量;“农家书屋”里藏书丰富,成了村民们学习知识、提升技能的好去处。文明乡风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隐形翅膀”,推动着白羊村不断向前发展。
站在白羊山顶,郭俊望着生机勃勃的村庄,眼神坚定:“我们要发扬“三羊”精神,以‘领头羊’的担当、‘拓荒羊’的闯劲、‘攀登羊’的执着,结出更多共富硕果。”这座丘陵山村正沿着她开辟的道路,迈向“山水田林游,诗画白羊走”的美好未来。(刘祖萱 黄兆成)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