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西省晋城市加快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

发表时间:2025-08-06 19:13
分享到:

井下采煤机的运行数据、瓦斯浓度监测曲线、机电设备运行状态在煤矿调度指挥中心LED显示屏上实时跳动。调度指挥员轻点鼠标,井下各环节生产情况和设备运转情况便清晰呈现。这是山西省晋城市煤矿智能化建设成效的生动写照。这样的智能化应用场景已成为晋城市煤矿的常态。

2025年以来,晋城市持续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紧紧围绕“2027年,全市各类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这一总体目标,按照“全面铺开、分类实施、分段建设、预留空间”的建设原则,分级分类指导煤炭企业在确保安全稳定生产的前提下,全面推进生产、经营、管理各环节的智能化改造。目前,全市84座生产煤矿已完成智能化综采或掘进工作面改造工作,120万吨/年及以上和灾害严重生产煤矿智能化改造工作全部开工,已累计建成智能化煤矿34座,预计到年底全市智能化煤矿将建成45座,智能化煤矿产能占比达到60%。

为破解常态化运维难题,晋城市能源局组织煤炭企业成立“两中心一队伍”,包括智能技术服务中心、智能化建设管控中心和智能化运维团队,保障智能化系统常态化运行。同时,出台《煤矿智能化常态化运行管理规定(试行)》,推动煤矿智能化建设从“建好”向“用好”转变,指导煤炭企业组建专职常态化运行管理科室,建立健全管理考核制度,加强智能化人员上岗培训,保障智能化常态化运维支出,全力提升煤矿智能化开采水平。针对人才短板问题,晋城市能源局主动作为,联合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凤凰山培训基地,开展智能化人才专项培训,已举办13期,累计培训1000人次;组织开展全市煤炭行业智能化建设及绿色开采技术交流活动,为煤炭企业提供技术交流平台;多家煤炭企业成立“大师工作室”“技能培训室”,定期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全面提升从业人员技能水平。

智能化建设的核心目标是“减人、增安、提效”,目前晋城市85%的生产煤矿完成采掘工作面系统智能化改造,建成智能化煤矿33座,累计减员900余人,井下变电所、中央水泵房等固定场所实现了“无人值守、有人巡检”,减轻了工人的作业时间和劳动强度,采掘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升。以高平科兴南阳煤矿为例,经过智能化矿山改造,采煤工作面单班作业时间缩短1小时,掘进工作面单班进尺增加1米,效率提升了25%。今年上半年,全市智能化煤矿原煤产量完成4262万吨,占全市产量的58%以上,供给水平持续提升。(卫效毅)

编辑:贾支渝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