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西企业技术中心巡礼丨华阳集团技术中心:以创新成果书写奋进篇章

发表时间:2025-08-05 15:58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贾支渝

创新驱动发展,技术引领未来。企业技术中心是企业创新体系的核心引擎,是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跃升的关键力量。为集中展现山西省企业技术中心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方面的突出成就与创新风貌,我们推出“山西企业技术中心巡礼”系列报道,宣传标杆、推广经验,营造崇尚创新的浓厚氛围,为山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凝聚更强动能。

华阳集团技术中心:以创新成果书写奋进篇章

在三晋大地转型发展的浪潮中,位于“晋冀要冲”的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以下简称华阳集团)企业技术中心闪耀着科技赋能的光芒。从2006年升格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以来,这里始终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智囊团”和“动力源”,以源源不断的创新成果,书写着传统煤企向高科技新材料集团跨越的奋进篇章。

构建创新体系  筑牢发展根基

创新,始于体系的搭建。华阳集团技术中心自2000年成立以来,始终以“打造一流创新生态”为目标,构建起层次分明、高效协同的技术创新体系。决策层由集团技术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把握方向,管理层由技术中心统筹协调,研发层则整合国家、省级技术中心、科研机构及产学研合作平台的力量,形成了“决策—管理—研发”的创新闭环。

“十四五”期间,这一体系持续释放活力。通过出台《科技创新项目管理办法》等制度,配套研发费用核算操作手册,建立起“主要领导牵头、总工程师统筹、三级联动推进”的责任架构。2024年,研发投入首次纳入全预算管理,引入第三方机构精准指导研发活动全流程,全年科研经费达10.88亿元,较2022年增长30%,为创新提供了坚实保障。

创新平台集群效应同样显著。目前,华阳集团拥有各类创新平台49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31个,涵盖新能源、新材料等关键领域,成为孕育成果的“孵化器”。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技术中心通过“引育留用”并举,打造了一支4000余人的专兼职研发队伍。其中,19名高层次特聘首席专家、20名特聘专家领衔攻关,39名柔性引进人才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领域,8名博士后(含4名新材料方向)进站深耕。这支“智囊团”成为突破关键技术的核心力量,让一个个“卡脖子”技术被攻克,一批批原创成果落地生根。

聚焦产业升级  突破核心技术

立足“双碳”战略,华阳集团技术中心以“立足煤、做强煤,延伸煤、超越煤”为路径,在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中双向发力。

在煤炭产业提质增效领域,技术中心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成果丰硕。“高功率密度微纳振动能量收集器技术与矿井装备智能化应用研究”破解了矿井监测供电难题,建成井下自供电无线传感网络,技术达国际先进;“高瓦斯矿井智能开采安全技术集成与示范”创新开采工艺与装备,形成复杂煤层智能安全开采体系,保障了高产高效;“隐蔽致灾体多方法综合探测智能识别及工程示范”完成28个示范项目,构建透明化工作面探测模式,为矿井安全装上“千里眼”。

在新能源新材料赛道,技术中心勇闯“无人区”。T1000级高性能碳纤维实现“卡脖子”技术突破,200吨/年项目进入调试阶段,将填补国内空白;钠离子电池布局领先全国,形成“材料—电芯—应用”完整链条,开发出“大功率钠离子电池煤矿应急电源系统”,已在景福公司、开元公司开展工业性试验和实际应用且效果好,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煤层气制金刚石项目建成生产线,通过尾气回收系统实现绿色生产;纳米纤维空气净化材料等产业化加速,推动“含绿量”持续提升。

创新成果丰硕  引领行业发展

截至2024年底,华阳集团技术中心已建成49个创新平台,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31个,成为成果孵化的“强磁场”。这些平台支撑起显著的创新产出:93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31项达国际领先;申请专利222件(发明专利占20%),授权314件(发明专利占23%);斩获75项省级及行业奖项,其中“基于盾构机的煤矿深埋长距离岩巷快速成巷成套技术研究及应用”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成果分获安全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一等奖等行业最高荣誉。

华阳集团表示,技术中心将始终用科技创新的力量,让老工业基地焕发新活力。将持续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推动科研队伍规模扩容,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及科技型企业建设,力争产出丰硕的科研创新成果,成为全国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创新高地,为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山西转型发展蹚新路注入源源不断的“华阳动能”。

编辑:贾支渝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