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构建创新生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抓手。近期,达索系统中国首个3D体验实验室落子上海,显示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正以实际行动为中国市场投下“信任票”,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
7月29日,达索系统在上海启用其全球第五家、中国首个3DEXPERIENCE实验室(3D体验实验室),并成立“达索析统(上海)创业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构建覆盖“产-学-研”的协同创新生态系统。该实验室的启用是达索系统进入深耕中国市场20年后又一重要里程碑。
据悉,新的达索系统大中华区3DEXPERIENCE实验室将聚焦先进制造、新材料、绿色基建与生命科学,依托达索系统3DEXPERIENCE平台由AI驱动的虚拟孪生技术,助力本土初创企业加速创新成果落地,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创新范式。
达索系统首席执行官帕斯卡·达洛兹(PascalDALOZ)表示,上海是达索系统亚太区总部所在地,是大中华区的创新高地。实验室的成立,进一步印证了达索系统深耕中国的决心与承诺。通过打造一个能与欧美相媲美、并驾齐驱的研发实验室,培养当地生态群,以此丰富达索系统的全球生态网络。
3DEXPERIENCE实验室是达索系统于2015年发起的开放创新实验室和初创企业加速器计划,致力于打造一种融合创业、技术、教育与产业协作的开放创新框架。设立10年以来,该平台已在法国维利济、美国沃尔瑟姆、德国慕尼黑和印度浦那4个国家地区成功开展了众多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呼应的项目,目前已发展成为拥有2,350位导师、广泛链接孵化器、加速器、教育、创业、技术等产业伙伴的全球化协同网络。
达索系统第一个3DEXPERIENCE实验室诞生在法国。当时从1000多家初创企业里面筛选出100多家初创企业进行赋能,这些企业遍布在全球各地。在这些实验室的建设中,达索系统投入了大量人力,不仅提供软件支持,还开展大量培训,为初创企业提供孵化服务,累计约有2000多人参与到实验室的相关工作中。这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涵盖产学研用各个方面的生态集群。
近年来,“Lab(研发实验室)”在业界并不少见,很多机构都有类似部门或中心,推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达索系统实验室的成功之处在于拥有许多成功案例,比如欧洲的EEL能源公司,专注于膜材料测试;医疗领域的DAMAE公司,推出首款早期皮肤癌测试产品。还有为演奏家定制乐器的企业,以及研发新型的太阳能无人飞机的Xsun公司。这些案例能为本地孵化企业提供参考。
达索系统大中华区总裁张鹰介绍,实验室涉及到多方投入,例如上海市政府等——这无法用经济数字来衡量。它更多体现的是一种机制——作为全球五个实验室之一,各个领域的专家都会提供帮和支持,他们会全程支持实验室的工作,从设计、仿真到项目复盘,验收,再到人员培养,确保整个流程行成闭环落地。
“实验室的‘投资’并非指建设投资,而是看有多少专家投入了时间(按人天或小时计算)在实验室,帮助开展测试和创新工作。”张鹰指出。
据了解,与其他实验室相比,上海实验室在第一年希望能够孵化超过1000家甚至更多的初创企业,不仅如此,达索系统计划于2025年底设立创投基金,由中资机构与达索系统联合出资,专项用于支持中国本土创新企业。
未来,达索系统大中华区3DEXPERIENCE实验室和达索析统(上海)创业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将聚焦高潜力的入选企业与组织,依据企业成熟度、行业趋势和技术需求,对接达索系统丰富的全球经验与科学专业知识,定制以AI驱动的本地化解决方案,助力其完成创新成果的设计、仿真与规模化落地,将突破性创新成果转化为具有切实社会价值的市场应用,实现“让中国创新走向世界”。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