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稳住经济大盘 国家发改委将推动一些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原创 作者: 孟凡君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5-08-01 15:30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

改革是破解发展中问题的关键举措。8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周陈介绍,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下一步经济工作已作出全面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坚决抓好贯彻落实,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十四五”规划各项任务,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下基础。

一方面,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实施好已部署的各项政策举措,坚定不移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化改革开放,加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特别是继续推动稳就业稳经济若干举措陆续出台实施,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将外部压力转化为内生动力,稳住经济大盘。

另一方面,加强经济监测预测预警,常态化开展政策预研储备,不断完善稳就业扩内需政策工具箱,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及时推出,统筹今明两年政策衔接、工作衔接,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努力实现物价水平合理回升、社会就业大局稳定与经济增长的优化组合。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快推动一些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国家发展改革委体制改革综合司司长王任飞认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向改革要动力,以改革激活力。为更好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快推动一些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一是紧扣扩内需稳经济深化改革。深挖潜力提振消费,完善促进消费政策体系,推动出台实施促进服务消费、首发经济、数字消费等举措,释放消费潜能;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健全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体制机制,放大投资乘数效应。同时,以深化改革塑造引导预期、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增强国有企业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研究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政策举措,总结核电领域引入民间资本经验,加大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向民间资本推介力度,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二是紧扣破解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深化改革。当前,我国一些行业、领域出现“内卷”、无序竞争、市场失序等问题。下一步,要努力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这“两只手”作用结合得更好,发挥好两者的优势。统一政府行为尺度,进一步明确招商引资鼓励和禁止的具体行为,治理和防范有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行为和做法,依法依规整治企业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优质优价,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

三是紧扣培育发展新动能深化改革。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加快制定一批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出台培育和开放新场景的政策举措,推动一批具有示范性、引领性、带动性的高价值应用场景,以场景创新带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推进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深入探索数据等新型要素确权和参与分配的实现路径,促进各类生产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

我国经济发展“含金量”不断提高

2025年以来,我国积极应对急剧变化的外部环境,打好政策“组合拳”,2024年9月26日一揽子增量政策以及2025年出台的稳就业稳经济若干举措接续发力。周陈表示,上半年,我国经济在顶住外部压力、消化累积风险的情况下,稳中有进、好于预期,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发展“含金量”不断提高,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主要宏观指标表现良好。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3%,比2024年同期和全年均提高0.3个百分点。“我国经济顶住了外部压力,明显好于年初市场普遍预期,近期多家国际机构上调2025年全年我国经济增速预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大幅上调了预测,表明对我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周陈说。

二是经济运行彰显强大韧性。上半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8.8%,继续发挥增长主动力作用。外贸进出口在风浪中展现出强大韧性,很多企业不等不靠、积极开拓,我国进出口规模站上20万亿元台阶,出口增长7.2%。产业不断优化升级,装备制造“压舱石”作用持续发挥,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2%;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1.1%。

三是新动能加快发展壮大。人工智能的开源模型、国产中央处理器(CPU)、创新药等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集成电路制造等新兴产业茁壮成长,很多企业在创新赛道上奔跑,展现出强大创造力,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添砖加瓦。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比规模以上工业整体快了3.1个百分点。“总的看,2025年以来经济运行成绩来之不易,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也增强了信心。”周陈强调。

常态化听取企业对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意见建议

企业对市场感受最直接、最灵敏,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蒋毅表示,2024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郑栅洁主任多次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而且已形成惯例。2023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两年多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共主持召开了17场座谈会、与近80家民营企业面对面交流,最近一场就在7月23日。这些座谈会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主要有3方面特点:在主题设置上,兼顾宏观调控需要和微观主体关切,既有各方关注的经济形势怎么看、宏观政策怎么办,也有民营企业关心的具体行业、领域的情况和问题。

在企业选择上,来自一二三产、东中西部、大中小型企业都受邀参会,尽可能覆盖更多的行业领域,以点带面了解全面情况、共性问题。在推动工作上,注重问题导向、务求实效。比如,在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施行各阶段,认真听取、吸纳企业意见,推动法律更加务实管用,切实做到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比如,2025年以来多次听取企业对“十五五”规划的建议,不少真知灼见已经落实到规划编制等工作中;比如,对企业普遍关心的“内卷式”竞争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高度重视座谈会上反映的问题、提出的建议,正在统筹采取修订法律、出台政策、完善标准、强化行业自律等举措,加快推动整治“内卷式”竞争问题。

蒋毅认为,民营企业座谈会听取的意见建议,正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政策举措。国家发展改革委一手抓帮助解决问题,坚持依法依规、热情周到、注重实效,对问题办理实行台账管理、专人盯办;一手抓政策制定落实,从融资难融资贵、法治保障不健全等共性问题出发,推动各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比如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推动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等等。“常态化听取企业对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意见建议,掌握第一手真实情况,是宏观层面制定规划、政策的重要基础。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坚持和完善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持续深入听取民营企业意见建议,坚持点面结合解决实际困难问题,久久为功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蒋毅说道。


作者:孟凡君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