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球3D打印企业TOP15出炉,10家领军企业将亮相TCT3D打印展!

©原创 发表时间:2025-08-01 13:51
分享到:

2025年7月31日,市场研究机构VoxelMatters发布的《2025年增材制造市场报告》显示:全球增材制造市场2024年规模达123亿美元,核心涵盖硬件(55亿美元)、服务(43亿美元)、材料(24亿美元);预计到2034年将增长至108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24.4%。市场结构呈现分散性,前10公司仅占27%营收,前50公司占54%,近半市场由中小企业(SMEs)构成,它们虽少受关注却集体推动创新与行业拓展。顶级公司中硬件仍占主导,3DSystems、EOS、Stratasys等领军企业凭借SLA、LPBF、FDM等技术在航空、医疗等领域布局,部分企业2024年业绩出现波动。其中拓竹科技、铂力特、华曙高科和联泰科技4家中国企业入选。

以下小编将按随机顺序介绍这15家代表性企业,帮助大家从不同角度深入了解当前全球3D打印产业的发展格局与技术路线。值得一提的是TOP15榜单中的10家巨头,即将在TCT展会揭开神秘面纱!这可不是普通的碰面——在这里,你能亲手触摸最前沿的3D打印硬件,见证航空航天、医疗健康等尖端领域的突破性应用,还能和行业领军者坐下来,聊聊技术瓶颈的破解之道、未来市场的布局玄机。

现在可通过以下方式免费领取门票:

官网预约:登录TCT官方网站,点击“预约参观”,填写个人信息(姓名、联系方式、公司名称、职业等),提交成功后即可获取电子参观证。

社交媒体预约:关注TCT展会官方微信公众号(TCT深圳展/TCT亚洲展/TCT亚洲视角)、小红书(TCT亚洲展)、抖音(TCT亚洲展)等平台,通过官方发布的预约链接或活动推文,按提示完成报名登记。

1.3DSystems(将出展2025年TCT深圳展以及2026TCT亚洲展)

背景:1986年成立,是增材制造行业的先驱,1988年推出首款商用立体光刻(SLA)打印机SL-1,目前按营收排名是第二大增材制造公司,但近年财务表现下滑。

技术与业务:技术布局广泛,既有自主研发的材料喷射(MJP)、高速DLP平台Figure4等,也通过收购获得了粘结剂喷射、颗粒挤出等技术;2013年收购PhenixSystems后涉足金属激光粉末床熔融系统,近年收购TitanRobotics(颗粒挤出)、dppolar(旋转增材制造)、Wematter(桌面SLS)进一步丰富了工业增材制造产品组合。同时也是重要的材料供应商,2017年收购NextDent后提供专有光聚合物、SLS粉末和牙科树脂。

业绩与应用:2024年营收4.4亿美元!

2.BambuLab拓竹科技(将出展2026TCT亚洲展)

背景:2020年成立,凭借桌面FFF打印机X1迅速获得关注,该产品在Kickstarter平台一个月内募资超700万美元。

技术与产品:以快速打印速度、自校准功能和多材料处理能力为特色,后续推出了P1、X1C、A1、A1Mini及2025年带激光雕刻功能的H2D等型号。构建了集成平台,包括自有切片软件BambuStudio、filament生产,以及3D模型下载中心MakerWorld,还在开发生成式设计工具简化模型创建。

市场与竞争:在爱好者和专业人士中拥有大量拥趸,与PrusaResearch、Creality、Elegoo等主要桌面FFF品牌直接竞争,共同塑造了消费级和专业级3D打印市场格局。

3.BLT铂力特(将出展2026TCT亚洲展)

地位与业务:中国最大的金属增材制造系统生产商,在全球拥有重要地位,生产激光粉末床熔融(L-PBF)机器,同时提供金属粉末、工程及生产服务,拥有庞大的设施和数百台工业系统。

业绩:2024年营收1.714亿美元,同比增长1.5%,较2023年34%的增长率有下降;服务于航空航天、汽车、模具等行业,全球约有2800家客户。

4.Carbon(将演讲于2025TCT深圳展)

技术核心:总部位于硅谷,通过数字光合成(DLS)技术变革光聚合物3D打印,该技术结合数字光投影与透氧膜,快速生产各向同性、高强度的聚合物零件;由化学家JosephDeSimone联合创立,其创新在于开发兼具热固性材料耐久性和UV聚合物快速固化特性的反应性树脂,可高效生产终端零件。

应用与发展:平台在多个行业有独特应用,与Adidas合作生产高性能中底、与Riddell合作开发头盔内衬、与Specialized合作制造自行车座,近期还涉足足球手套等防护装备;尽管面临竞争对手的追赶,仍在高通量、生产级DLP系统领域保持领先,专注于实际性能和可扩展性。

5.Farsoon华曙高科(中国的EOS)(将出展2026TCT亚洲展)

技术特色:全球少数专注于聚合物和金属激光粉末床熔融(LPBF)的公司之一,以开放平台模式在国内外脱颖而出,在大尺寸金属3D打印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截至2025年中,已在全球安装超150台“米级”金属PBF系统,FS1521M系列(最多32×500W激光器,构建体积1530×1530×1650mm)被Falcontech等客户用于钛和铜合金的大批量生产。

业绩与挑战:2024年营收6800万美元,同比下降19%,利润下降49%;与西方老牌企业类似,面临Kings3D、Sooner等中国新兴企业的压力,其先发优势被削弱,但仍在持续投资,在长沙开设14万平方米的增材制造园区,并引入光束整形等功能提升吞吐量和质量。

6.Formlabs(将出展2025年TCT深圳展以及2026TCT亚洲展)

发展与产品:源自MIT,已发展为专业级SLA系统的领先供应商,自成立以来销量超13万台;通过价格亲民、用户友好的SLA系统(Form1、Form2、Form3,2024年推出Form4)变革桌面光聚合技术,这些系统精度高、表面光洁度好,并配有FormWash、FormCure及自动化后处理工具等集成工作流。

业务扩展:2021年进入SLS市场,2024年收购专注于让粉末床熔融系统更易获取的初创公司Micronics,目前提供全面的聚合物增材制造生态系统,包括材料、软件和自动化工具;通过树脂和粉末销售获得可观的经常性收入,应用于牙科、珠宝、原型制作和小批量生产。

7.HP惠普(将出展2026TCT亚洲展)

技术与发展:2016年凭借MultiJetFusion(MJF)平台进入增材制造领域,拓展至工业聚合物生产,该平台利用其在喷墨技术和数字制造方面的优势,设计为短run和过渡生产的高通量解决方案;此后推出多代MJF系统(最新为5400和5600系列),以及不断扩展的工作流自动化工具、粉末处理系统和后处理设备,还采用服务导向模式,提供包含自动化材料补充、维护和使用分析的3D-as-a-Service(3DaaS)套餐。

市场与挑战:为支持MJF的生产级应用,推出数字制造网络(全球认证服务提供商联盟,利用MJF生产终端零件);但近期应用增速放缓,原因包括高拥有成本,2023年其最大增材制造客户SmileDirectClub破产也影响了发展势头;尽管如此,在工业聚合物增材制造领域仍为重要参与者,在亚洲(尤其是中国合约制造商中)的应用不断增加;金属粘结剂喷射领域的MetalJet平台仍处于早期阶段,但持续的研发和制造合作使其有望在聚合物和金属3D打印领域实现长期增长。

8.UnionTech联泰科技(将出展2026TCT亚洲展)

业务与规模:总部位于上海的领先工业SLA3D打印公司,全球已售出超2万台系统,为航空航天、医疗、footwear等行业提供先进3D打印解决方案及完整技术生态系统,包括专有硬件、Polydevs和UnionfabONE等软件,以及通过研发部门和子公司Synthestic开发的材料。

服务臂Unionfab:运营着全球最大的生产用3D打印机队,拥有近800台工业机器(含540多台UnionTechSLA系统),设施涵盖SLS、SLM、FDM、MJF、DLP、PolyJet和金属粘结剂喷射等多种技术,可实现灵活、大批量制造;每年为174个国家的8万+客户生产超200万个零件,其全数字化超级工厂及与ForwardAM(现属Stratasys)、Evonik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使其成为按需制造领域的巨头,提供从原型制作到大规模生产的服务,周转快且覆盖全球。

9.Materialise玛瑞斯(将出展2025年TCT深圳展以及2026TCT亚洲展)

业务核心:总部位于比利时,融合数十年增材制造经验与强大的软件组合,是少数主要专注于增材制造服务和软件而非硬件的顶级企业,2014年上市。

业绩与业务:2024年总营收2.668亿欧元,同比增长4.2%,主要由医疗部门强劲增长推动;工业增材制造业务整合至MaterialiseManufacturing部门,2024年营收1.065亿欧元(约1.1亿美元),同比下降3.4%,提供FFF、SLA、SLS、PolyJet、MJF等打印服务,涉及航空航天、汽车、消费品等行业;在快速增长的3D打印眼镜市场尤为活跃,提供包括设计自动化工具、面部扫描集成和可扩展镜框打印工作流在内的全面定制解决方案;其广泛使用的软件套件(含Magics和Mimics)虽为收入重要来源,但未纳入本市场研究。

10.Stratasys(将出展2026TCT亚洲展)

背景:1989年由FDM发明者ScottCrump创立,在工业聚合物3D打印领域保持重要地位;2012年与ObjetGeometries合并,将PolyJet材料喷射技术纳入其技术组合,扩大了在医疗、牙科和原型制作领域的市场份额。

业绩与技术:2024年营收5.725亿美元,专注于聚合物的最多元化增材制造供应商之一;提供多种技术,包括FDM、PolyJet、SAF(选择性吸收融合)、SLA和高速DLP;也是重要的材料供应商,2023年收购Covestro的增材制造部门后,新增60多种用于挤出、光聚合物和粉末床平台的高性能材料;近期收购Nexa3D的资产,整合高速DLP和挤出技术以增强其Origin平台,此举与Stratasys在FDM和光聚合物工作流中更开放的材料策略相符。

11.NanoDimension

业绩与策略:2024年营收5780万美元,同比增长2.6%;在领先增材制造公司中脱颖而出,主要得益于激进的收购策略,收购了DesktopMetal、Markforged、ExOne、ETEC、Fabrica、Admatec/Formatec等公司。

业务聚焦:经过重大内部重组后,专注于两个战略领域——核心的增材制造电子(AME)技术,以及通过多次收购获得的扩展后的聚合物、金属和复合材料系统组合;AME平台以DragonFlyIV系统为核心,使用专有导电和介电墨水支持电子元件的多材料打印;运营NaNoS(AME零件合约制造服务),近期推出可与多种DLP平台兼容的UV固化低粘度树脂Ataru。

12.NikonSLMSolutions

背景:最初属于MCPToolingTechnologies,2011年起以SLMSolutions为名运营,2022年被尼康公司收购,现归入尼康先进制造部门,开发大尺寸、多激光激光粉末床熔融(LPBF)系统用于工业金属增材制造。

业绩与产品:2024年营收1.5亿欧元,同比增长36%,全球安装系统超1000台;旗舰系统NXGXII600配备12个激光器和可更换构建缸,用于钛、因科镍合金、铝合金等材料的复杂零件生产。

应用与扩展:平台被SafranLandingSystems、Bosch、LockheedMartin、RocketLab、ATI等航空航天和国防公司广泛使用,ATI选用Z高度1.5米的NXG600E用于海军推进和高超音速应用;2025年与ArianeGroup合作开发用于航天发射系统的体积超1立方米的金属部件;被收购后,尼康扩展了SLM的制造和支持能力,包括在美国生产NXG系统,在加利福尼亚和日本设立新技术中心;原Morf3D更名为NikonAMSynergy,作为尼康美国的安全航空航天和国防增材制造项目中心,2024年重组后专注于部署激光粉末床熔融(LPBF)和定向能量沉积(DED)技术,辅以内部冶金、认证和计量专业知识。

13.ColibriumAdditive(原GEAdditive)

背景:2016年GE收购两家成熟金属增材制造公司ConceptLaser(L-PBF)和Arcam(EB-PBF)后成立,2024年GE重组为三家上市公司后,该部门归入GEAerospace并更名为ColibriumAdditive;虽过去几年面临诸多挑战,但GE在增材制造领域的投资恰逢三家上市公司股市表现强劲且持续至今。

技术与应用:提供多种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包括激光粉末床熔融、电子束熔化和金属粘结剂喷射,ConceptLaser品牌已停用,所有产品以Colibrium名义销售;与GE自身生产紧密结合,其平台广泛用于航空航天终端零件生产,例如GEAerospace利用金属L-PBF技术生产数万个燃油喷嘴,并将150多个部件整合为单个涡轮中心框架外壳;2024年推出SpectraM电子束粉末床熔融系统,H3金属粘结剂喷射系统仍处于早期应用阶段。

材料业务:旗下AP&C是航空级金属粉末(如钛和镍超合金)的主要供应商。

14.DMGMORI

技术与布局:作为全球CNC机床领导者,通过LASERTEC系列定向能量沉积(DED)和混合(DED+CNC)系统在金属增材制造领域确立地位,这些机器将增材和减材工艺整合到单一平台,吸引需要几何复杂性和高精度的航空航天、模具制造等行业。

发展历程:2016年收购德国金属增材制造先驱Realizer50.1%的股份,涉足激光粉末床熔融(LPBF)领域,Realizer源自MCPToolingTechnologies,也是SLMSolutions和Renishaw增材制造部门的起源,是商用SLM系统的早期开发者之一;2017年合作推出LASERTEC30SLM,目前继续推进DED和LPBF技术,依托全球庞大的CNC客户群,成为工业金属增材制造系统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15.EOS

背景:总部位于德国,是增材制造领域最知名的公司之一,在聚合物和金属激光粉末床熔融(LPBF)领域均处于领先地位;由HansJ.Langer博士和HansSteinbichler博士创立,1994年推出欧洲首款选择性激光烧结(SLS)系统,全球已安装超5000台聚合物和金属LPBF机器。

技术与应用:聚合物增材制造方面,其SLS技术广泛用于高性能应用和定制制造,YOUMAWO、Breezm、Dior(通过Thelios)等眼镜品牌利用EOSSLS系统用PA2200生产定制镜框,弗劳恩霍夫EMI与YOUMAWO的联合研究显示,这些镜框比传统醋酸纤维镜框减少80%浪费和58%排放;金属增材制造方面,其直接金属激光烧结(DMLS)系统(尤其是EOSM400系列)被主要航空航天公司用于原型制作和认证生产,如MTUAeroEngines为空中客车平台制造关键发动机部件,RelativitySpace用于早期火箭开发。

子公司与扩展:2009年收购的ALM(AdvancedLaserMaterials)开发高性能复合选择性激光烧结粉末(含碳纤维和阻燃尼龙),用于航空航天和国防领域;定制机器部门AMCM生产大尺寸、多激光DMLS系统(如M4K和M8K),为Launcher、ArianeGroup等航天公司制造铜合金燃烧室。

现在可通过以下方式免费领取门票:

官网预约:登录TCT官方网站,点击“预约参观”,填写个人信息(姓名、联系方式、公司名称、职业等),提交成功后即可获取电子参观证。

社交媒体预约:关注TCT展会官方微信公众号(TCT深圳展/TCT亚洲展/TCT亚洲视角)、小红书(TCT亚洲展)、抖音(TCT亚洲展)等平台,通过官方发布的预约链接或活动推文,按提示完成报名登记。

提前预约不仅能节省现场排队时间,还能第一时间接收展会动态、同期活动及新品信息推送。2025年9月10-12日,深圳会展中心(福田)3号馆,TCT深圳展期待与您共赴这场3D打印与增材制造的行业盛宴,一同见证中国3D打印增材制造行业的蓬勃发展!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