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姜黄素在鱼类白点病防治中显现突破性成效——“牛转渔坤”团队推动绿色水产用药新方向

©原创 发表时间:2025-07-31 14:58
分享到:


(“牛转渔坤”团队成员)

近日,一项关于天然植物提取物在鱼类疾病防控中应用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来自“牛转渔坤”团队的科研人员首次系统揭示了天然草本活性成分“姜黄素”在防治鱼类白点病中的有效性,并将其成功应用于水产养殖药物开发实践。这一成果为渔业绿色防控与生态养殖提供了创新方向,引发了行业对草本药物替代传统化药的广泛关注。

(渔业病害防治预警会议)

白点病,又称“小瓜虫病”,是淡水养殖中一种常见且高发的寄生虫性疾病,感染广泛、传播迅速,极易造成鱼类大规模死亡,给渔民带来沉重的经济损失。长期以来,防治白点病多依赖甲醛、孔雀石绿等传统化学药物,虽然见效快,但存在毒性强、耐药性增加、水体污染等严重副作用,已不再适应当前绿色生态养殖的发展需求。

该团队自2023年12月起启动“天然活性成分在水产病害防控中的应用研究”课题,围绕白点病高发机理展开系统攻关。研究人员在上百种草本提取物中筛选出姜黄素作为重点对象,并通过体外杀虫、体内感染模型、免疫因子检测等多维度手段,证实姜黄素不仅能抑制小瓜虫孢囊形成和孢子侵染行为,还能有效提高鱼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

“与传统化学药剂不同,姜黄素对鱼类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多个剂量梯度下无明显毒副作用。”课题负责人介绍说,“它能够减少病原寄生虫的附着能力,同时激活鱼体的免疫相关基因,增强整体抗病力。”

目前,姜黄素防白点病产品已成功开发为绿色水产专用添加剂,并在湖南、广东等地的鲫鱼、罗非鱼、草鱼等主养品种的养殖场完成了中试应用。数据显示,使用姜黄素处理水体后,鱼类感染率下降了60%,发病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养殖成活率明显提高。部分养殖户表示,该产品在不改变原有养殖流程的前提下,有效缓解了白点病高发期带来的养殖风险。

此次姜黄素在水产疾病防控中的成功应用,不仅为传统水产病害治疗提供了新的解决路径,也为未来中药在动物保健、绿色养殖领域的深入推广提供了参考样本。

随着国家对生态养殖与绿色食品要求的不断提升,如何在确保防病效果的同时减少药物残留、避免环境破坏,已成为科研与产业共同关注的焦点。姜黄素的成功实践,预示着天然药物有望在水产养殖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研究员制药)

该团队表示将继续推动姜黄素类天然药物在多种鱼类病害中的广泛验证,推动其规范化、规模化应用,助力构建更加绿色、安全、高效的现代渔业体系。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