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晨曦穿透历史烟云,回望80年前苍茫的白山黑水,松涛阵阵,林海低语,仿佛仍在传唱着一段壮烈史诗——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联军,作为最早投入抗日斗争的武装力量之一,在独立坚持抗战时间最长、所处环境最为残酷卓绝的条件下,历经的十四载浴血春秋。这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创建和领导的英雄部队,在民族危亡的至暗时刻挺身而出,成为挺立在雪原林海间不屈的脊梁。
烽火锻魂:白山黑水间的血肉丰碑
磐石(今吉林省磐石市),是东北抗联第一军诞生之地。老百姓口中的“红军”,这朴素而深情的称呼,饱含着人民群众对这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信任与拥戴。当山河破碎、同胞泣血,秉持救国信念的不同抗日力量在“誓死救国”的呐喊中汇聚。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一个个闪耀的名字,正是同仇敌忾、携手并肩的民族大义的杰出代表。“枪口一致对外!”这铁血誓言,是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在绝境中的磅礴迸发。
1930年末至1940年初,漫天风雪,密营深处。火堆旁,衣衫褴褛的战士们用炭笔在桦树皮上刻下誓言——“忠诚于党”。这源自心底的誓言,正是支撑他们在冰天雪地、孤悬敌后十四载,始终心向延安、信念如磐的“精神支柱”。“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始终是东北抗联精神最核心的灵魂,是穿透暗夜的精神灯塔。
1938年10月,八名抗联女战士在乌斯浑河与日军激战至弹尽粮绝,挽臂沉江,用青春与生命诠释了“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1940年初,杨靖宇将军孤身周旋,战斗至最后一息。当凶残的敌人剖开他的胃,里面只有未能消化的草根、树皮和棉絮。此情此景,是将“血战到底”精神升华至震撼人心顶点的悲壮诠释,是中华民族不屈气节最崇高、最具体的彰显。
这一座座屹立于风雪中的血肉丰碑,共同熔铸了“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的东北抗联精神内核,作为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其光芒必将穿越时空,永励后人。
松涛不绝:时代征程中的磅礴回响
历史的硝烟早已散去,但精神的火炬永不熄灭。东北金融系统将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内化为服务国家战略、支持实体经济的磅礴动力,聚焦主责主业,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将白山黑水间的英雄气概,转化为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金融实践。
在传承中践行使命,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振兴沃土。在鸡冠山密营群所在地——黑龙江省木兰县,当地金融机构弘扬“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奋斗精神,围绕重点产业项目创新推出“鹅链惠农贷”等普惠金融产品,配套特色养殖保险,依托数字平台提升产业链效能,有效破解链上企业融资与风险管理难题,驱动特色产业升级,让东北抗联精神谱系中的创业基因在实体经济领域焕发新生机。在辽宁本溪抗联密营故地,金融力量赋能绿色转型,支持食用菌产业生态化发展。通过“助菌兴业贷”“智慧菌棚贷”等普惠与科技金融产品及覆盖全链条的保险保障,将杨靖宇将军绝境坚守的精神,转化为新时代金融人扎根乡土、服务“三农”、破解融资瓶颈的责任担当。
在赓续中锻造铁军,红色基因深植金融队伍根基。东北金融系统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红色教育,组织干部职工走进抗联遗址强化党性修养;组建讲师团宣讲东北抗联精神与红色金融史;将英烈事迹融入新员工培训与清廉金融文化建设。这份跨越时空的精神接力,持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以金融力量点燃振兴引擎,以忠诚担当守护金融安全,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时代征程中,奏响赋能东北全面振兴的磅礴回响。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