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链变身“风景线” 工业旅游魅力十足

来源:中国商报 发表时间:2025-07-29 22:08
分享到:

正值暑假,工厂参观成为当前文旅市场的新宠。在汽车厂见证一辆车的生产、去饮料厂看饮料瓶装箱、到印刷厂体验一本书的诞生……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工厂参观体验,感受制造业的独特魅力。

值得关注的是,曾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工厂,如今正敞开大门,以独特的生产场景、深厚的工业文化吸引着八方游客,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新奇的体验,更在促消费、推动产业融合等方面展现出了巨大潜力,也悄然影响着消费市场的格局与走向。

跨界引流

工业旅游,指的是基于工业遗产、工业博物馆、现代化工业企业等资源发展旅游业,例如企业以生产车间为核心看点,向公众开展游览、体验、购物等活动。作为跨界旅游的新赛道之一,工业旅游可让游客近距离观摩生产过程或体验制作产品,因而吸引了不少客流。

早在2017年,华晨宝马铁西工厂获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成为国内唯一获评的汽车工业厂区,截至目前已累计接待游客超13万人次。去年12月,该工厂首次对外开放了电动化之旅路线。随着沈阳地铁3号线西段正式开通,融入了宝马设计理念的李达站和铁西汽车工厂站不仅在外观上呈现出工业设计之美,更在功能上串起华晨宝马沈阳生产基地。目前,宝马沈阳生产基地三个工厂(厂区)--铁西工厂、里达厂区、大东工厂,已全面开放“工厂游”路线。三个工厂(厂区)均能够提供全面灵活的内燃机驱动、插电式混合动力驱动与纯电动汽车的生产,迎接公众走进“BMW汽车生产之旅”,见证一辆宝马车的诞生。

无独有偶,浙江太古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打造的“透明工厂”“工业魔法”正在各个环节上演:瓶坯吹制成型、冲洗灌装、自动化加盖……机器忙碌间,一瓶瓶熟悉的可乐就此诞生。

隔着透明的幕墙,这样的全自动生产线已作为企业打造的工业旅游路线之一,也成为参观者看到的一处“风景”。浙江太古可口可乐媒体经理陈珊珊介绍,目前,这一路线吸引了不少学校、周边社区受众参观。暑假是参观高峰,一场游览90分钟,公司每天要接待三至四个参观团队。

需求转变

事实上,消费者需求的转变是工业旅游兴起的重要动力。

近年来,游客不再满足于传统观光旅游,对旅游产品的个性化、深度化、体验化需求日益增强。工业旅游正好满足了游客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对知识获取和深度体验的渴望。

专家指出,年轻一代消费者,尤其是“Z世代”,对科技、创新充满兴趣,现代化工厂的高科技生产线、智能化设备,成为吸引他们的重要因素。亲子家庭则看中工业旅游的科普教育功能,希望通过参观工厂、博物馆,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拓宽视野。

与此同时,企业自身发展需求也促使其投身工业旅游领域。对于企业而言,开展工业旅游不仅能够增加额外收入,如门票、文创产品销售等,还能提升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消费者走进工厂,参观产品生产过程,对企业的生产工艺、质量管控有更直观认识,从而增强对品牌的信任与认同感。

不仅如此,政策扶持也为工业旅游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2021年,《“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发布,该规划提出,鼓励依托工业生产场所、生产工艺和工业遗产开展工业旅游,建设一批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同时,规划将工业旅游提升到了国家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层面,为各地发展工业旅游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和动力,促使各地积极挖掘和利用本地的工业资源,推动工业旅游项目的建设和发展。

同年,《推进工业文化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出台。工业和信息化部等8部门联合发布的这一方案,强调要推动工业旅游创新发展,并明确通过五年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工业文化特色的旅游示范基地和精品线路,建立一批工业文化教育实践基地,传承弘扬工业精神。

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新一批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北京市798艺术区等69家单位入选。2024年,地方政策积极响应,工业旅游多点开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评选出了小米汽车工厂等6个北京市工业旅游示范点。这表明地方政府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同时,也在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积极推动工业旅游的发展,挖掘本地的工业旅游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旅游项目。

专家指出,近年来,国家关于工业旅游的政策不断出台和完善,为工业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政策的引领下,工业旅游将不断创新发展模式,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服务质量,为游客带来更加独特的旅游体验,同时也为工业城市的经济转型和文化传承做出更大的贡献。

融合发展

工业旅游对消费的促进作用是全方位、深层次的。一些工厂秉持跨界思维,探索“工厂游+”的多种实现方式,比如将工厂游与观光、商务、研学、会展等业态融合,开设工业研学课程,开展设计展示、文化沙龙等活动,实现了多业态融合发展。

事实上,从直接消费层面看,门票收入、文创产品销售以及工厂内餐饮、体验项目等消费,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以青岛啤酒博物馆为例,今年春节假期期间接待了近5万名游客,其中超2000名国外游客在这里感受了中国新年的喜庆氛围。仅2025年春节期间,该馆营收便达到398.95万元,足见其对消费的吸引力。

据统计,目前,全球工业旅游占旅游总产值的10%至15%,而中国工业旅游市场占有率尚不足5%,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社交媒体的广泛传播,工业旅游的热度持续攀升。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上,与工业旅游相关的话题热度居高不下,众多旅游博主分享自己的工业旅游经历,吸引更多人关注这一新兴旅游方式。同时,亲子游、研学团等旅游群体对工业旅游的需求不断增长,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繁荣。未来,工业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也将更加深入,创造出更多新业态。

专家预计,未来几年,我国工业旅游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接待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将实现大幅提升。个性化、定制化服务将成为工业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不同游客群体对工业旅游的需求存在差异,未来工业旅游项目将更加注重细分市场,根据游客年龄、兴趣、职业等因素,提供个性化旅游产品与服务。

不过,工业旅游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业内人士表示,大量游客到仍在生产的制造工厂开展旅游活动,该如何平衡生产经营与游客接待的关系,保障生产有序进行与游客安全体验;怎样在开放参观过程中,妥善处理技术开放与商业机密保护的矛盾等,这些都需要企业、政府及相关部门协同合作,通过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安全保障措施、优化游览线路设计等方式,加以妥善解决。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