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商用车市场增长乏力,国际商用车市场疲软之时,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福田汽车)依然强势领跑,上半年共销售汽车34.7万辆,同比增长4.7%,位居国内商用车企业榜首。
福田汽车作为中国品种最全、规模最大的商用车国有企业,成立17年以来,以令业界称奇的“福田速度”实现了快速发展,累计产销汽车超500万辆,旗下拥有欧曼、欧辉、欧马可、奥铃、拓陆者、蒙派克、迷迪、萨普、风景、时代等十大汽车产品品牌。福田汽车在全面发展商用车的同时,注重将商用车全系列发展构建的黄金价值链延伸至开发相关联产业。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工程机械、新能源电池、金融产业、现代物流与信息技术服务六大业务板块共同构成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支撑的黄金产业链。
目前,福田汽车正整装待发,全面实行国际化战略,力争在2020年成为时尚科技与人文环保高度融合的综合性国际汽车企业,年产销汽车达300万辆,实现销售收入3300亿元,成为世界级主流汽车企业。
三度转型 福田汽车17年高速行驶
在汽车市场跨国品牌齐聚、商用车国内市场国际化的背景下,国有企业福田汽车以中国自主品牌最快的速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而这其中的每次跨越发展都离不开福田汽车的转型。三次转型三次跨越,福田汽车正在用自身的发展诠释一个国有企业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紧密与市场接轨,如何在公认的市场竞争规则中,维护企业增长的国家和社会利益,实现国有资产快速、稳健的保值增值的。
第一度转型要从1996年说起。福田汽车党委书记、总经理王金玉回忆,当时北汽福田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在100家法人构成中,有55家主机配套厂、45家经销企业,整合了国内国际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在短时间内迅速积聚力量、自主创新,成为了目前中国商用车第一品牌,“百家法人造福田”也成为中国汽车史上的一段佳话。随后1998年福田汽车从股份公司转型为上市公司,2000年福田汽车将总部迁至北京,完成了“四年三大步”的战略起步,一跃成为中国轻卡销量冠军,初步奠定了福田汽车在业内的位置,解决了生存问题。
第二度转型,2001~2010年,商用车全系列发展阶段,实现“新三步战略”目标:通过实施商用车全系列发展战略,从单一产品横向拓展到多产品经营,企业管理由简单的公司管理转型为集团化管理,实现中国商用车销量第一和世界商用车销量第一的阶段目标,成长为中国商用车第一品牌。
第三度转型,从中国福田到世界福田。2009年福田汽车确立2020战略,计划从2010~2020年再用十年时间,实现福田汽车全球化战略,把福田汽车打造成世界级品牌和商用车的领导者,成为高科技现代型世界级汽车企业。
“福田与一般的国企不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这样介绍,从一开始福田就以新型国企的姿态,进入了完全竞争的汽车市场,“以现代国企的方式,科学决策、利用多方资源,共同发展”。17年来奔驰在快速道上的福田汽车,不仅保持着商用车销量全球第一的业绩,而且已经迈向质量提升的新起点。
多维创新 形成高附加值核心竞争力
如果说三度转型,是福田汽车这个国有企业在历史上紧扣时代脉搏紧密对接市场的体现,那么多维创新,就是其目前能够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企业稳健快速发展的价值原点。
汽车工业曾被形容为“引进、落后、再引进”,“后发企业的创新尴尬,常常是在技术、产品、资本、企业制度、企业管理等价值领域单点突破或单时突破,一个短板补齐又有新的短板,造成体系能力一弱再弱。这样的创新所推动的进步,只会让企业跟在先进跨国公司后面亦步亦趋,不自觉地陷入恶性循环。”福田汽车党委副书记赵景光坦陈。
“福田从诞生开始,就坚持了以我为主、自有品牌的原则,并与国际先进的集团合资合作。”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张小虞表示“合资,要做世界品牌;合资不成,也要做世界品牌。”这是福田的理念与气节。
困境却倒逼出福田汽车创新理念、创新方式、创新格局的历史性转型。福田汽车在创新这个价值原点上,逐步摸索和构建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创新体系,初步形成了以科技创新为基础、以管理和市场创新为两翼、以党建和文化创新为统领的多维创新体系。“多维创新”所形成的体系竞争力已成为福田汽车的核心竞争力。
科技创新,福田汽车建立了六位一体的研发体系,实施“集成知识链合创新”,以“世界标准、中端产品”为准绳,对标、吸收国际先进企业的产品开发体系;率先进入新能源汽车研发领域,研发开始早,并且持续投入,实现了核心技术突破,拥有覆盖卡车、客车、多功能车等领域7个平台15个系列40余款车型的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体系。
管理创新,福田汽车引进IBM等战略咨询公司,进行业务流程重建,形成适合企业全球化发展、兼顾规模性和灵活性的业务架构。在转型期间优化梳理了产品创造、商品制造、战略绩效、服务支持和制度与文化等核心流程,并梳理设计了各业务两级管理体系;由工厂模式不断创新,升级为既强调单一业务的运营能力、又强调业务间的协同配合的“产业控股集团+SBU”管理模式;重组与重置资源,逐步采用新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新的结构和比例关系,使企业发挥更大效益,目前梳理设计了1个总部、N个运营主体的“1+N”组织架构;推广扩大管理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实现信息化、系统化、现代化管理。
市场与分销创新,营销方式创新,福田汽车在汽车行业内首推体验营销,围绕公众与客户的感知点,引导公众与客户参与互动式的体验,达到深度沟通的效果,从而提升品牌知名度、美誉度,提高产品口碑与销量。分销模式创新,福田汽车采用中心店+N个卫星店模式,在特定区域内培育核心经销商能力升级,带动区域网络整体分销能力和竞争力提升,使区域营销管理职能前移。营销平台创新,福田汽车利用网络平台拓展分销渠道,在商用车领域首度利用电商合作平台进行车辆的发售,利用汽车垂直媒体积累起来的大量精准用户和本身的社交魅力,达成合作;市场系统创新,推行市场系统内部人员培训制、岗位认证制,通过开展创先争优和市场英才工程,提升市场一线员工对于市场的反应速度和能力。服务创新,该公司构建中国商用车行业最大的呼叫中心、最小的服务半径、最完善的服务网络。
党建创新,推动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新定位———“到位不越位,到位又领位”。福田汽车提出“四个对接”(体制对接、机制对接、制度对接、业务对接),探索“四项管理”(党管决策、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党管监督),使党委和董事会实现有机结合,并成为企业科学发展的引领核心,使党委进入管理却不替代企业管理,而是在充分尊重法人治理结构中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地位的前提下,进行引领式管理。
抢先新能源 挖掘“未来的黄金市场”
伴随着全球石油能源的日益减少,如何减少石油能源消耗成为共同追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更加成为汽车企业战略布局的必争之地。在其他企业开始在新能源上摩拳擦掌的时候,拥有多维创新能力的福田已经捞到了新能源的“第一桶金”,并以良好的势头挖掘着“未来的黄金市场”。
福田是中国最早投身新能源汽车研发并将其产业化的企业之一,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实际应用规模最大的整车生产企业。
其新能源汽车有三大特点:一是销量大,商业化运营程度高。2008年1月,30辆福田欧辉混合动力客车投入到广州公交运营,拉开了福田新能源汽车商业化运营的序幕。截至目前福田新能源汽车在北京、广州、杭州等城市以及我国台湾等地运营数量已经接近一万辆,其中北京已经超过5000余辆。
二是研发早,并且持续投入。福田汽车早在2003年就率先启动了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福田于2007年专门成立新能源技术中心,累计投入资金过10亿元,现新能源专业开发人员近500人,其中海外留学人才、博士等高学历人才占50%以上。福田汽车目前已经形成了国内先进的新能源汽车研发能力。在专利方面共计申请219件,其中发明专利154件,占总专利的76%。
三是产品谱系全,在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整车集成技术、动力电池成组及管理等核心技术方面实现了突破。基于市场需求,福田已成功开发迷迪纯电动出租车、纯电动卡车(2吨、3吨、8吨、16吨)、纯电动及混合动力客车等产品,形成覆盖卡车、客车、多功能车等领域7个平台15个系列40余款车型的完善的新能源产品体系。
今年6月2日,福田汽车与古巴交通部战略合作暨福田新能源汽车古巴哈瓦那市示范运行签约仪式在古巴举行。签约仪式意味着,在不远的将来,古巴的街头将出现福田新能源汽车的身影。
不仅仅是古巴,福田的各类新能源汽车目前已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宠儿。2013年7月,福田汽车再次接到北京市3000余辆LNG清洁能源客车的订单。在中国,福田新能源汽车已销往粤、京、鲁、浙、辽、苏以及台湾等省市,在国际市场,福田新能源汽车已经在美国、英国、西班牙等发达国家实现了示范运营。
作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第一品牌和全球新能源汽车应用的领先者,福田汽车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充当了领头羊角色。从广度上说,福田新能源汽车拥有三大类共八种类型的产品,种类已经覆盖了卡车、客车和多功能汽车等各个车型,在公交、环卫、出租、市内物流等多领域实现了广泛应用。从深度上讲,福田汽车一直紧跟最新的技术潮流,持续投入研发,不断开发出更优技术的产品并进入商业化运作。
主动应战 瞄准世界级主流车企
世界市场,是考量汽车企业胸怀志向的最好考场,也是检验汽车企业发展道路模式的最好标尺。世界汽车工业历史表明,汽车企业走向世界,既是企业做强兴盛的最大机遇,也是世界级企业之间竞争的最大挑战。福田汽车国际化目标的提出,意味着这家年仅17岁的企业,在世界级企业必须面临的大考面前,抛弃了被动应对,选择了主动应战。
面对难得的国际市场战略机遇,福田的全球化发展的战略应运而生:福田要抓住机遇,坚持以内涵成长为基础的业务扩张道路,以汽车产业为核心,关联拓展相关业务,到2020年,把福田汽车打造成世界级主流汽车企业。
“世界级主流汽车企业”,意味着企业必须在业务组合与业务规模、市场布局与产业布局、品牌价值与企业发展能力等诸多方面具备世界级过硬素质。为此,福田根据自身实际,制定了一揽子系统规划。
首先,搭建六大产业架构,支撑世界级汽车企业目标的实现。以汽车及新能源汽车为基本主体,采用“关联拓展、集约经营”的原则,建立起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六大产业架构:以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为核心业务,商用车、乘用车全面发展;以工程机械为拓展业务,基于中重卡关联开发;抓住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业务;拓展金融产业、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服务等非生产性服务业,为汽车业务提供服务与支持。
其次,提出五大战略转型任务。商用车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型;黄金价值链业务延伸;投资类产品向消费类产品转型;国内业务向国外业务转型;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记者在现场了解到,福田汽车提出的五大转型任务,得到了企业内部和经销商的高度认同。福田汽车希望,通过推动转型,为全球市场提供更丰富、更高性价比的产品,进一步强化其在海外市场的竞争能力。
再次,明确市场路径的“5+3+1战略”,从运营中国走向运营世界。其中,“1”是指,成为中国商用车市场的领导者及行业标准的制定者;“3”是指,在欧盟、日韩和北美三个发达地区取得市场突破;“5”是指,在印度、俄罗斯、巴西、印尼、墨西哥5个二类市场的重点国家实现产业化,2011~2015年首先重点推进印度、俄罗斯产业化,形成标杆,2016年后再复制到其它三个产业化国家。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第一个世界级品牌的诞生,最有可能就是出自商用车企。已然位居全球商用车销量第一位置和中国商用车第一品牌的福田汽车,正以“始于中国,意在世界”的胸怀,昂首走在“成为科技与品质领先的世界级汽车企业”的道路上。王金玉表示,“争取在我们的手里为国家、为民族,打造出一个世界级的商用车品牌。”
相关报道
福田汽车抢滩乘用车市场
自从拿下商用车国内最大、全球销量第一的位置,福田的决策者们就开始琢磨两件事:一是向高处去,要利润;二是落地乘用车,实现两条腿走路。现在看来,两件事都有了“眉目”。
日前,50名蒙派克S级商务车的车主驾驶新车从福田山东潍坊多功能工厂驶出,这个直接在工厂交车的特别仪式,宣告了蒙派克S级商务车引领的福田“大商务时代”的到来。8月21日,同样在潍坊,蒙派克又成为“中日韩青少年运动会赛事与运动员专用车”。
蒙派克S级在外观、技术和配置上都已全面超越国内主打的E级和风景,成为福田商务车的旗舰车型。S级的主要技术来自福田戴姆勒和福田康明斯,从合资伙伴身上学以致用成为福田打开全球商务车市场的钥匙。加上多款商用车产品在国外市场的攻城略地,福田的国际化品质促成了品牌的华丽转身,也叩开了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
然而,在商用车领域再大的成功也无法抑制福田抢滩乘用车的梦想,随着近期一系列消息的曝光,福田新SUV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月初福田汽车发布公告,福田汽车和佛山市政府、三水区政府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福田汽车计划投资32亿元在佛山三水区新建整车厂,总设计产能为24万辆,规划产品为皮卡和SUV车型。
至此,首次明确的SUV计划浮出水面。随后经福田内部人士确认,这款SUV基于福田拓陆者皮卡平台打造,采用非承载车身结构,目前已开始国内路试。从已曝光的谍照看,代号U201是一款外形酷似丰田普拉多的大中型SUV。另外,新车将有两驱和四驱版本供消费者选择。
根据福田汽车的“2020战略”,到2016年福田汽车要实现乘用车的突破,到2020年福田汽车将实现年产销400万辆,其中乘用车的销量目标为150万辆。不仅如此,福田的战略中还有轿车的规划。此前有消息称,福田首款轿车产品已处于研制中,将会是一款B级车。
据了解,1~7月福田汽车产品销量合计388881辆,同比增长4.2%,其中轻客销量16647辆,同比涨幅达到43.9%。此次曝光的SUV瞄准的正是乘用车销量增长最为迅猛的细分市场,福田期待新车与MPV形成互补效应,成功为福田抢滩乘用车市场赢得空间。
(瑶瑶)
作者:wy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