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编制“十五五”规划的“立”与“破”

©原创 作者: 樊文时 发表时间:2025-07-28 21:26
分享到:

运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引领中国经济披荆斩棘、破浪前行,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也是党和国家认识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抉择。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谋划编制好研究有高度、内容有深度、展示有亮度的“十五五”规划已刻不容缓。

随着中国经济这艘巨轮越来越大,驶向深蓝,面临的激流、暗礁将越来越难以预料,必须站在新的起点上,在新的远航开启之前,切实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规划中来,齐心协力把规划编制好。

放眼当今世界,国际格局加速演变,百年变局与复兴大局相互交织,种种不确定、难预料的“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任何闪失都会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因而,推进“十五五”规划编制,各地必须在深刻认识世情国情的基础上,做足“先立后破”大文章,知晓“立”究竟要立什么?“破”又该破什么?

纵览5000年中华文明,无论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旧四大发明”,还是网购、高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新四大发明”,哪一个巨大成就的取得无不演绎着“立”与“破”的时代华章。

图:本文作者睿智(宁夏)规划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 樊文时

总结前14个五年规划编制实施的经验,尽管规划越来越多地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不断重视,但仍存在着前紧后松,重提法、轻内涵,重速度、轻效益,重项目、轻产业的现象。编制“十五五”规划,至少要将“立”与“破”体现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体现到总结评估上。衡量一项规划编制的好坏、质量的高低,不在于它写出了几句漂亮话,喊出了几句漂亮口号和它的页码厚度,而在于它的内涵是否结合实际,所提目标任务、产业选择、重点项目、保障措施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不强,能否落实落地。

在“十四五”规划之前,自“十五”国家开启中期评估以来,对总结评估基本没有要求,但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要求,规划实施结束后要开展总结评估。实际上,这就是清晰地“立”。“立”我们对五年规划的全面总结、科学总结,以发现问题,查找不足,提出今后改进的重要举措。

那么,对“十四五”规划总结评估有没有“破”,毋庸置疑,首先要“破”以往规划总结成绩夸夸其谈,分析问题轻描淡写;其次,要“破”以往规划评估不总结经验教训,使多年发展形成的宝贵经验难以传承和遵循,使不少地方出现了领导换规划变,未将一张蓝图绘到底。再次,要“破”规划评估就资料论资料、“一日看尽长安花”的传统做法,而要运用大数据、案例复盘、解剖“麻雀”等方法,把群众的“急难愁盼”和关切较好的体现到规划总结评估之中,为“十五五”规划编制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体现到发展定位中。如何确立规划的发展定位,或叫战略定位,越来越多地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各个地方的不断重视。因为,一个地方的发展定位,往往就是这个地方的清晰画像或真实写照,也是人们历经岁月变迁差异化认识这个地方的独具特色。

如:围绕中国人喜欢的舌尖文化,一说起烤鸭,必定会想起闻名于世的北京;说到鸭脖、热干面,毫无疑问是武汉的道地;说到火锅,必然会联想到川渝一带等,说到喜欢吃辣椒,湖南决不能或缺。围绕当地丰富资源,一提到枸杞,必定是宁夏最好;说到茶叶,常常会想起浙江的西湖龙井、福建的铁观音、云南的普洱等;说到煤炭开发利用,山西和鄂尔多斯盆地“金三角”的蒙西、陕北、宁东必然在列。围绕区域发展,一提“长三角”,必定离不开上海、江苏和浙江三省市;说到“粤港澳大湾区”,那一定是广东、香港和澳门所在地;说到“京津冀”协同,那肯定是北京、天津和河北“两市一省”。

上述这些多年形成的共识,一定是规划发展定位中必然要“立”的东西。同时,我们还要根据各地发展实际、增长潜力和市场前景等,在规划中逐步清晰。翻阅这些年各地规划的发展定位,基本上是围绕定性目标、资源区位优势与现阶段的发展重点等,再加上示范区、先行区、高地、标杆等相关名词确立的。实施的结果是,往往是发展定位多而泛,重点不突出,识别性差,不具独特性和引领性。因而,在编制“十五五”规划确定发展定位时,就要“破”就自己论自己,按照国家所需、地方所能、民众所盼,“立”出地方特色,“立”出大众识别,“立”出经营主体心之所向。

(三)体现到产业选择上

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发展目标、发展项目,是中长期规划的主要特点,这些年来,伴随着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实现和中国式现代化开启,各地在产业选择上,既有成功经验,更有诸多不足乃至失败教训。

落后地区之所以落后,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其产业选择不准或失误是分不开的。打开产业发展的大门,我们发现其门类较多,且受资源禀赋、环境条件,要素配套,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十五五”规划编制中,必须做足“立”与“破”的功课,让有效市场更有效、有为政府更有为。

一要“立”政府鼓励什么、支持什么、限制什么、禁止什么,给经营主体实施项目、投资建设、技术改造等发出清晰的信号。“破”政府什么都想管,“眉毛胡子一把抓”;企业不找市场找“市长”,投机取巧打擦边球的惯性和思维定势,做自己该做的事、应做的事。

二要“立”观大势、谋大局、抓大事的优良作风,按照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清晰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是“8+9”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破”抓着传统产业、落后产能不放,新兴产业发展缓慢,未来产业不见身影的做法,做到该放弃的坚决放弃,勇于壮士断腕;先谋而后动,认准了的产业、项目,既是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

三要紧跟时代大势和科技前沿,立足全球、全局找位置,明确自己每走一步差距的缩小与扩大。“立”敢想敢干,勇立潮头的气魄与胆识;“破”随波逐流、因循守旧的碌碌无为,从而使“十五五”规划成为“十五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旗帜和遵循。


作者:樊文时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