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以“热爱”精进“绣花功夫”,让村镇银行新闻报道更加“出众出彩”

©原创 发表时间:2025-07-28 09:53
分享到: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

在当今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村镇银行的新闻报道工作对于展示银行形象,如明亮灯塔指引客户了解村镇银行的可靠与担当;对于传递金融服务理念,似温暖春风吹进百姓心间播撒普惠金融的种子;对于加强与客户及社会的沟通,像坚固桥梁搭建起彼此信任与支持的纽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就像咱老话说的:“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作为村镇银行的通讯员,肩负着记录农金事业发展、让金融服务故事“发声”的重任。那么,村镇银行通讯员究竟该如何开展新闻报道工作,才能打造出有生命力、传播力、影响力的新闻作品呢?

一、让照片“说话”“开花”“生情”,用镜头捕捉农金魅力

照片,作为新闻报道中直观且有力的元素,有着独特的表达力。它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剖析着事件的内涵;像一座无声的桥梁,连接着村镇银行与客户的情感;像一面清晰的镜子,映射出金融服务的真实面貌;像一把温暖的火炬,传递着村镇银行的关怀与温度;像一个忠实的记录者,留存着每一个动人的瞬间;像一声响亮的号角,宣扬着村镇银行发展的决心。

(一)让照片会“说话”,使其诠释担当

通讯员要让照片会“说话”,就需精准地抓取关键瞬间,用画面讲述村镇银行与客户之间的故事。例如,在记录一次金融知识下乡活动时,不能仅仅拍摄活动现场的全景,更要捕捉村民们聚精会神聆听讲解、工作人员耐心答疑的神情,通过这些细节画面,让读者感受到村镇银行对普及金融知识的用心以及村民对金融知识的渴望。

正如“窥一斑而知全豹”,一张好照片,以小见大,使读者能够透过画面洞察村镇银行在金融服务之路上的坚守与担当。

(二)让照片“开花”,使其散发“芳香”

让照片“开花”,意味着赋予照片丰富的内涵与多元的解读。

照片就像是一部微观的史书,镌刻着村镇银行发展的重要时刻;像是一座无形的灯塔,照亮着村镇银行金融服务乡村的前行道路;像是一把温情的钥匙,开启客户与村镇银行信任的大门;像是一曲动人的乐章,奏响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旋律;像是一幅绚丽的画卷,描绘出农村经济蓬勃发展的图景;像是一面鲜明的旗帜,彰显着村镇银行服务“三农”的坚定决心。

比如在拍摄村镇银行支持当地特色农业发展的新闻时,拍摄村镇银行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与种植户一同查看农作物生长情况的画面。除了展现支持农业这一主题,还可以从画面中体现出村镇银行对乡村发展的助力,以及对乡村振兴的贡献,让一张照片承载多层意义,如花朵绽放般丰富而多彩。

正如“秤砣虽小压千斤”,看似简单的照片,却以其丰富内涵,有力地展现村镇银行在乡村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三)让照片“生情”,使其直抵“心灵”

而让照片“生情”,则要求通讯员用饱含深情的眼睛去凝视拍摄对象。

照片应如同一缕冬日暖阳,温暖农户历经风雨后的心田;如同一股清澈甘泉,滋润被生活重担压弯的心灵;如同一盏暗夜明灯,照亮农户前行的坎坷道路;如同一首激昂战歌,鼓舞着广大农户增强勤劳致富的斗志;如同一座坚实港湾,给予广大农户疲惫时的依靠;如同一把神奇画笔,描绘出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在拍摄农户获得村镇银行贷款后生活改善的场景时,聚焦他们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或是他们眼中对未来的希望,让照片传递出温暖与力量,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要做到这一点,通讯员必须深入了解拍摄背后的故事,融入自己的情感,只有“用心”去拍,才能记录下更加魅力多彩的农金事业。

毕竟,真心换真心,黄土变成金。当通讯员以真心投入拍摄,照片便能成为传递深厚情感与农金事业的宝贵载体。

二、“三手”并用,打造优质新闻报道

在信息高速流转的当下,村镇银行的新闻报道工作意义重大。村镇银行通讯员需多管齐下,以笔、相机与手机为得力“利器”,讲好金融服务故事。“三者”协同,让村镇银行的金融服务与担当,生动且全面地呈现在大众眼前,推动村镇银行与农户间的紧密联系。

(一)手执一支笔,书写深度与温度

笔,是通讯员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文如泉涌,始有活水”,撰写新闻报道时,注重内容深度是关键。对于村镇银行推出的新金融产品,切不可“浮光掠影”,仅仅停留在产品介绍层面,而要“抽丝剥茧”,深入分析产品对客户、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比如村镇银行的信用贷款产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通讯员在报道时深入采访农户家中,方能了解贷款如何解决农户资金周转难题,怎样助力农户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家庭收入,通过具体案例实实在在展现产品价值与意义。

同时,文字也要有温度。“良言一句三冬暖”,例如讲述村镇银行工作人员帮助孤寡老人更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故事时,以细腻笔触描绘村镇银行工作人员的耐心与老人的感激之情,如此,读者阅读过程中自能感受到村镇银行的人文关怀。

深入浅出方为妙,用生动鲜活语言代替生硬专业术语,使新闻报道更接地气,毕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有广大读者易于理解接受,新闻报道才能发挥最大效用。“九层之台,起于累土”,通讯员需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积累,提升文字功底,方能打造优质报道。

(二)手持一部相机,定格精彩瞬间

相机是捕捉新闻画面的利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通讯员要熟练掌握摄影技巧,因为这是拍出优质新闻照片的基础。

“因地制宜,量体裁衣”,根据不同的新闻场景,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光线和构图。在拍摄村镇银行与村组织开展共建活动时,“以大观小,以小见大”,从全景展现热闹的场面,再通过特写镜头突出村干部的讲话神情、村民们的热情等,全面且有重点地记录这一重要时刻。

在日常工作场景拍摄中,“于细微处见精神”,注重抓拍那些自然、真实的瞬间,如柜员为客户办理业务时专注的表情、客户经理与客户交流时真诚的眼神等,这些瞬间往往最能打动人心,展现村镇银行积极向上的工作风貌。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通过日常的积累与观察,才能更好地捕捉到这些精彩瞬间。此外,要善于运用照片的组图形式来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比如在报道村镇银行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的新闻时,可以拍摄乡村产业的美丽风光、农户们劳作时的欢乐场景,以及村镇银行对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过程等一系列照片,以组图的形式呈现,增强新闻的视觉冲击力和故事性,从而更全面地展现村镇银行在乡村发展中的作用。

(三)手拿一部手机,实现即时传播与互动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手机已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近水楼台先得月”,村镇银行通讯员要充分利用手机的便捷性,及时记录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并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村镇银行官方公众号等渠道进行即时传播。

例如,当村镇银行举办一场小型的金融知识宣讲活动时,“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通讯员可以在讲座现场用手机拍摄精彩片段,撰写简短而生动的文字说明,“打铁要趁热”,第一时间发布到公众号上,让更多的客户及时了解村镇银行的活动动态。

同时,借助手机平台与读者进行互动。“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通过设置留言区,收集读者对新闻报道的反馈、对村镇银行服务的建议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根据读者的需求不断改进新闻报道工作。“众人拾柴火焰高”,还可以利用手机直播功能,对一些重要的金融活动进行实时直播,如村镇银行的金融知识宣讲、送影下乡等活动,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增强与客户的互动性。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与客户的互动中汲取经验,让村镇银行的新闻报道工作更上一层楼。

三、把握风格,塑造新闻独特魅力

在信息泛滥的时代,新闻报道不仅要“说真话”,更要“说得好听、说得有趣、说得动人”。通过活泼有趣的表达方式,新闻不仅可以吸引读者的目光,还能激发他们的思考、共鸣与转发欲望,从而实现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一)“调皮”而不失“生动”

“调皮”意味着新闻报道可以采用一些活泼、有趣的表达方式,避免内容过于枯燥。毕竟,“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新闻报道工作中,尝试新颖活泼的风格,有助于吸引读者目光。

“态度决定高度”,秉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力求让每一篇报道都充满活力。在讲述村镇银行开展趣味金融知识竞赛活动时,可以运用一些诙谐的语言来描述参赛选手的精彩表现和有趣的互动场景,如“选手们就像金融知识的武林高手,在赛场上各展神通,争夺桂冠”。

“细节决定成败”,在活泼表达的同时,每一个细节都不容马虎。“责任重于泰山”,要牢记新闻工作者的责任,确保这种“调皮”把握好度,不能失去新闻的严肃性和准确性。“诚信是立身之本”,新闻报道要真实可靠,不夸大不歪曲。“团队合作是成功的基石”,通讯员之间相互协作,反复推敲用词与内容。“坚持就是胜利”,持续探索如何在生动有趣的同时,准确传达新闻信息。“勤奋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不断积累经验,提升文字把控能力。

“客户至上”,始终以让读者清晰了解信息为目标。“勇于突破自我”,在坚守原则基础上不断创新报道形式。“传递正能量是使命所在”,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村镇银行的活动,感受金融服务的积极意义。

(二)“严谨”而不失“魅力”

村镇银行的新闻报道涉及金融专业知识和政策法规,“严谨是工作的生命线”,必须严谨准确。“专业铸就品质”,在报道金融数据、业务流程等内容时,要以高度的专业精神,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信息的可靠性。“责任扛在肩,使命记心间”,我们深知每一个数据、每一条信息都关乎着村镇银行形象与公众信任。

然而,严谨并不意味着刻板,“创新是发展的源泉”,通讯员可以通过巧妙的语言组织和案例呈现,为严谨的内容增添魅力。“办法总比困难多”,积极探索更优的表达方式。“细节之处见真章”,从语言的雕琢到案例的筛选,都要注重细节。“团结协作力量大”,团队成员共同探讨,打磨报道内容。

例如,在报道村镇银行的风险管理工作时,可以讲述一个通过精准风险评估避免市场或产业风险,最终帮助农户成功转型的案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以这样真实且具代表性的故事,展现严谨的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耐心是成功的关键”,耐心挖掘案例背后的价值,“用心才能赢得真心”,用心呈现内容,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服务大众”是宗旨,助力公众了解金融知识,彰显村镇银行的担当。

(三)“独特”而不失“匠心”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让村镇银行的新闻报道脱颖而出,必须具有独特性。“创新是第一生产力”,通讯员需秉持创新精神,善于挖掘独特的新闻视角。“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凭借坚定决心,发现那些别人未曾关注的村镇银行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

比如,报道村镇银行对当地“低”“小”“散”“弱”产业时的金融支持,从产业发展过程与金融助力的独特角度展现村镇银行的金融责任。“细节决定成败”,在挖掘这一视角时,不放过任何细微线索。“责任重于泰山”,深知挖掘独特视角是为更好呈现村镇银行担当。“态度决定一切”,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潜在的独特题材。

同时,这种独特性背后是通讯员的匠心独运,“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从选题策划、采访准备到写作编辑,每一个环节都精心打磨。“众人拾柴火焰高”,团队协作,共同探讨优化各个环节。“坚持就是胜利”,面对困难与挑战,坚持不懈完善报道。“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确保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深度,打造出具有独特魅力和影响力的新闻作品。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唯有以“热爱”不断精进“绣花功夫”,才能让村镇银行新闻报道更加“出众出彩”。村镇银行通讯员要通过让照片“说话”“开花”“生情”,“三手”并用,把握好新闻报道的风格。“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用心去记录、去创作,将精力与心血倾注其中,才能打造出有生命力、传播力、影响力的新闻报道。“众人划桨开大船”,如此为村镇银行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携手助力农金事业不断前行。(许庆鹏)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