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余娜
7月24日,2025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新闻吹风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罗俊杰、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副院长缪立进、德阳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蒋春霞出席新闻吹风会,详细介绍了举办此次大会的重要意义与亮点、大会筹备情况。新闻吹风会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总工程师李燕霞主持。
中国工业报记者从新闻吹风会现场获悉,2025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WCCEE2025)将于9月16-18日在四川省德阳市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办,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德阳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众多科研院所、企业支持举办,主题为“绿色新能源智造新未来”,聚焦清洁能源装备全产业链的创新发展。
2025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新闻吹风会活动现场
大会呈现六大特点 筹备取得显著成效
罗俊杰详细介绍了2025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亮点及最新筹备情况。
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是由全球多个国家、国际组织和行业机构共同参与的高级别国际会议,旨在推动清洁能源技术装备的创新发展,促进装备的清洁化、高效化和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提升,加速全球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
罗俊杰表示,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已成功举办两届。2025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办,大会主要体现六大特点。
第一,领域聚焦,专业精深。大会将深度聚焦清洁能源装备全产业链,覆盖水电、风电、光伏、核电、氢能、新型储能、智能电网、高效输变电等核心领域。内容策划由中国机械联联合众多顶尖研究院所、国家检测机构、国家标准委员会及龙头企业共同完成。
第二,主体多元,生态共建。大会广泛汇聚了全球清洁能源装备产业链上下游的领军企业、关键用户行业代表、顶级科研机构与高校、权威专家学者、金融机构及投资界人士。这种多元主体的深度参与,旨在构建开放协同的产业创新生态。
第三,创新引领,洞见未来。大会是展示全球清洁能源装备领域最新科技创新成果和前沿技术的核心舞台,将重点呈现装备的智能化升级、数字化转型路径与最佳实践,探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清洁能源装备的深度融合。
第四,国际视野,合作共赢。大会具有高度的国际参与度,吸引了众多国际组织代表、外国政府官员、驻华使节、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和跨国企业高管。特别设置了“清洁能源装备国际合作圆桌对话”等活动。
第五,活动丰富,矩阵联动。大会构建了丰富立体的活动矩阵,涵盖开幕式、权威主旨大会、多场深度专题会议、清洁能源装备展览会、精准市场对接会、实地参观考察等。
第六,会展融合,实效显著。本次大会采用“1+1+N”模式(1场开幕式主旨大会+1场清洁能源装备展览会+N场专题会议活动),实现“以展促会、以会带展”。同时,德阳市还将举办清洁能源装备系列供需对接活动、德阳大学科技园开园仪式两场重要同期活动。
罗俊杰透露,自筹备工作启动以来,大会已取得显著成效。在嘉宾邀请方面,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等国际组织代表以及多国驻华使领馆官员已确认出席。组织保障方面,组委会正与各承办单位紧密协同,责任明确,分工细致,形成了高效联动的工作机制。后勤服务方面,组委会高度重视参会体验,已提前组建综合保障专班,在住宿、餐饮、交通、会场服务等方面周密安排。
清洁能源装备活力强劲 应用新业态不断涌现
当前,我国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和创新活力,成为全球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力量。
清洁能源装备是指在能源电力的生产、传输、储存、转换和高效利用等全生命周期过程中,所使用的可显著降低或消除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装备总称。其核心在于实现能源的清洁化、高效化和生产使用过程的绿色化、可持续化,并日益重视资源的循环利用。主要包括:清洁高效燃煤装备、水电装备、风电装备、光伏装备、核电装备、生物质能装备、燃气轮机、氢能装备、储能装备、输变电装备和其他清洁能源装备等。
全球能源转型浪潮澎湃,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国际共识,主要经济体纷纷加大清洁能源投资,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成本持续下降,产业格局加速重构。罗俊杰分析,清洁能源正呈现出三大发展趋势:一是技术革新驱动,清洁能源装备向大容量、高效率、智能化、数字化迭代,同时清洁生产技术、能效提升技术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二是产业链全球化,国际合作深化与竞争格局重构并存;三是应用模式呈现出新业态,“风电+”“光伏+”“新型储能+”等融合发展模式逐渐崭露头角,推动能源系统整体效率提升和资源优化配置。
“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清洁能源体系。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连续多年稳居世界首位,2025年核电总体规模首次跃居世界第一。全球单机容量最大26兆瓦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全球首座300兆瓦级压气储能电站等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大装备相继问世。以四川省德阳市为代表的中国清洁能源装备产业集群,在水轮机组、燃气轮机、关键铸锻件等领域形成全球竞争力。”罗俊杰说。
罗俊杰进一步指出,中国清洁能源装备不仅服务于国内能源转型,还积极融入全球能源网络,惠及世界。通过“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等框架,中国的水电机组助力尼泊尔、秘鲁等多山国家能源建设;光伏产能布局加速覆盖中东等阳光富集地区;氢能装备企业积极参与构建全球绿氢供应链。今年上半年,风力发电机组出口增速超过两成,“中国风”正吹向更多国家。
“‘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开启之际,举办一届高水平、国际化、专业性的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恰逢其时,意义重大。”罗俊杰说。
在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副院长缪立进看来,清洁能源装备领域正经历着一场深刻而系统的变革。云计算、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赋能装备研发设计、精益制造、全生命周期管理。数字孪生技术加速应用于大型风电机组、高效光伏组件;人工智能驱动材料研发;智能控制算法、预测性维护,大幅提升装备性能与可靠性。未来的清洁能源装备产业,一定是绿色基因与智能基因深度融合的产业。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能源系统,其复杂性远超单一设备的迭代升级。它要求源、网、荷、储各环节装备的高度协同与智能互动。这意味着,风电、光伏、氢能、储能等装备制造商,需要打破传统边界,与电网企业、数字化服务商、系统集成商深度协作。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将越来越体现为提供‘装备+系统+服务’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力。”缪立进说。
记者获悉,作为2025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的联合主办单位,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将发挥专业优势和品牌优势,承办两个专题会议活动——清洁能源装备行业绿色金融专题研讨会,以及工业母机创新驱动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升级专题会议。
六电并举全产业链推进 德阳布局三条新赛道
德阳,是联合国清洁技术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国际示范城市,是四川省高端能源装备产业链的主承载地,也是2025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的举办地。
据德阳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蒋春霞介绍,德阳地处成都平原腹心地带,幅员面积591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45万人,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3265亿元,是国家“三线建设”布局的重工业城市。经过60多年发展,德阳现有工业大类39个,规上工业企业超1600家,工业总产值超4800亿元,具备“水、火、核、风、光、气”六电并举的全产业链研制能力。
当前,德阳汇聚了二重、东电、东汽等一批“国字号”央企,迅速崛起为全国三大动力设备制造基地之一,汇聚产业链企业1500余家,建成清洁高效透平动力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省级创新平台150余个。全国70%的气电机组、60%的核电机组、50%的大型电站铸锻件、40%的水电机组、30%的煤电机组的关键核心技术均在德阳研发。
“德阳是‘大国重器’的锻造者,发电设备累计产量在国内率先突破7亿千瓦、年产量连续20年居世界第1,石油钻机出口全国第1。同时,成功研制了8万吨模锻压机、白鹤滩百万千瓦水电机组、全球最大2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等,为国家重大能源工程提供了核心装备。”蒋春霞表示。
蒋春霞透露,作为“绿色未来”的开拓者,德阳正加快建设成德高端能源装备、广汉油气钻采装备等两个“国家级集群”,绿色氢能、先进核能装备、新型工业母机等三条省级产业新赛道,支撑国家新型能源体系建设。2024年成德高端能源装备集群产值突破3500亿元。
为保障2025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顺利举办,蒋春霞表示,目前大会筹备工作总体进展顺利,已进入全面冲刺阶段。德阳国际会展集团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共同建立了高效的工作推进机制。目前已完成德阳全市10余个接待酒店、3所志愿招募高校、5个交通枢纽的情况摸排,可向全球参会嘉宾提供礼宾接待、交通接驳、志愿引导等7类服务项目。
大会同期,还将举办2025清洁能源装备展览会,展览会设在德阳文德国际会展中心。展览以“精品化、专业化”为特色,按照“源”“网”“荷”“储”四个展区进行分类,将重点展示涵盖水电装备、风电装备、光伏光热装备、核电装备、氢能装备、气电装备、清洁高效燃煤装备、油气钻采装备、智能电网装备、储能装备等10条细分产业链的前沿技术与高端产品。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