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郭宇
在第三届链博会·清洁能源链系列专题活动中的“大咖话能源【链与质】”高端访谈中,中俄国际经贸关系发展协会会长奥列格·杰米好接受了媒体采访。他表示,中俄能源贸易合作正在实现“量质双升”,期待积极开展两国绿色电力证书标准互认的合作研究工作,为两国新能源合作注入持续动力。
作为第二次参加链博会的“老朋友”,奥列格·杰米好分享了他的参会观察:展会规模不断扩大,专业化程度持续提升。“可以说,本届展会无论在规模还是专业水准上都达到了全新高度。期间举办了多场论坛深入探讨当前最紧迫的全球供应链重构议题——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形势下,增强供应链韧性和建设新型供应链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中国在这方面正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他表示。
能源合作是中俄两国务实合作的重要内容。在采访中,奥列格·杰米好介绍了近年来中俄在能源贸易合作方面的进展和成效。
他表示,中俄能源贸易合作正在实现“量质双升”——双方正从简单的买卖关系向更复杂、更高效的协作模式转型,主要体现在三大升级:一是合作维度升级,从传统能源贸易转向联合项目开发,特别是在新能源与清洁能源领域的技术合作日益深化;二是质量内涵升级,双方专业团队已就绿色能源合作进行了系统性规划,包括可再生能源项目联合开发、绿色证书互认机制建设、低碳技术联合创新等;三是战略价值升级,这种转型不仅扩大贸易规模,更构建起面向未来的能源合作伙伴关系,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新范式。
奥列格·杰米好介绍,俄罗斯已于2024年建立发电属性权益和电力来源证书体系,涵盖可再生能源与核能发电,遵循自愿参与、统一登记、透明可追溯等原则。当前俄罗斯发电属性与证书流通体系年处理能力可覆盖全国约4000亿千瓦时的低碳电力。该体系使企业能够通过调配发电属性权益,优化与电力消费相关的间接排放管理,推动能源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向低碳化方向再分配。
在第三届链博会·清洁能源链专题活动上,俄罗斯联邦能源部所属能源认证中心、中俄国际经贸关系发展协会、中国能源研究会品牌分会、中国工业报社能源与双碳研究中心、协鑫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发起《中俄绿证体系和碳市场合作》倡议。倡议提出,要推进绿色电力证书互认研究。充分依托中俄各自的绿证核发交易平台,积极开展两国绿色电力证书标准互认的合作研究工作。这将有助于在中俄双边贸易和投资中更精准、全面地核算能源和碳排放,规避潜在碳排放壁垒,为公平碳计量和经济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这是链博会·清洁能源链专题活动期间重要的成果之一。我们希望通过协作机制,整合学界、商界和公众力量,未来重点拓展绿色认证体系对接等创新性合作维度,为两国新能源合作注入持续动力。”奥列格·杰米好表示。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