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42%“小巨人”藏于县域:从单县GDP超5000亿元看中国经济韧性

作者: 郭宇 发表时间:2025-07-24 10:47
分享到:

当昆山、江阴的GDP突破5000亿元;当义乌小商品出口占全国1/3,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1400亿元;当安吉县用一片叶子、一棵竹子撬动生态价值转化,中国县域经济正以多元活力勾勒出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图景。赛迪方略最新发布的《2025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通过海量数据与典型案例,展现了县域经济从“量的积累”到“质的跃升”的发展成就。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指出:“县域藏着产业链的‘隐形力量’——42%的专精特新‘小巨人’、26%的制造业单项冠军扎根于此,它们正是产业链供应链的中坚枢纽。要让这些优质企业当好‘链主’,带头向县域中小微企业开放生产要素,分享数字化、绿色化转型经验,通过互相参股形成资本共同体,推动大中小、上下游企业融通发展,进而抱团融入全球及区域产业链,激发经济活力。”

超强县”与“千亿县”的硬核实力

报告显示,“超强县”正以惊人实力改写着人们对县域的认知。2024年,7个“超强县”以全国0.08%的陆地面积、0.9%的常住人口,贡献了1.9%的GDP和5.2%的进出口总额。

其中,昆山市GDP达5380.2亿元,江阴市达5126.1亿元,不仅领跑县域,更超越了7个省会城市的经济总量。这些县域早已突破传统发展模式,形成了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千亿级产业集群,昆山市高新技术企业超3300家,慈溪市智能家电占据全球六成份额。

而在“超强县”之下,62个“千亿县”构成了县域经济的中流砥柱。GDP超900亿元的准“千亿县”达到21个,800亿元以上县域数量超过100个,700亿元以上县域接近150个,未来准千亿县数量将持续增加,竞争持续加剧。

在海外市场,“千亿县”同样表现抢眼:昆山市外贸进出口占江苏全省1/7,张家港市一般贸易进出口占比超七成,县域经济已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

赛迪顾问总裁付长文表示,从发展现状来看,县域经济总量稳步上升,财政实力企稳回升但区域间差距拉大,工业压舱石作用凸显,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强省强县强企”特征明显,绿色工厂创建成效显著,产业发展载体建设提速。县域梯队总体呈现“头部领跑,中部扩容”特征,千亿县引领、准千亿县追赶,部分县域加快实现跨越式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四大区域财政实力均有不同幅度增长,中部地区增幅最大,东北地区增幅最小,与其他区域进一步拉开差距。

可以看到这些百强县,十年来其经济规模稳中有进,由2015年的7.4万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12.6万亿元,增长接近一倍,2015-2023年百强县GDP占全国GDP比重维持在9%以上,以占全国不到2%的土地,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约十分之一的GDP,对县域经济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经济

县域经济的活力更体现在不同类型县域的差异化突破中。赛迪顾问总裁付长文表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以“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表现特征。其中,新型工业化是核心驱动力,新型城镇化是重要战略支点,乡村全面振兴是重要保障,共同富裕是根本目标。

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内,大城市周边的1070个县域主动承接核心城市产业转移,长沙县依托长沙市的资源外溢,培育出世界级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在陆地边境,112个边境县从“开放末梢”变身“双循环节点”,2019-2023年GDP年均增速达9.0%,新疆、云南边境县数量占比超五成,口岸经济与跨境合作成为新增长点。

湖南省长沙县委副书记、人民政府县长陈永高介绍:“40多年来,我们从落后农业县成长为‘三湘第一县’。产业上,从农业县到工业县,再到先进制造业高地,工程机械等三大产业强劲,有3家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3家世界灯塔工厂。2024年,该县进出口占湖南18%,对非贸易增长132.1%。在城乡融合上,城镇化率76%,城乡居民收入比1.32:1,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同样依靠当地资源发展起来的山东威海荣成也有着自己的经验。威海荣成市委书记徐明说:“荣成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北纬37度黄金纬度线,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第一缕阳光升起的地方,秦始皇、汉武帝都曾来此观海祀日。全域面积152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1万。在建设深蓝之城上,我们聚焦海洋经济,建成55万亩海洋牧场,专业远洋渔船超300艘,水产品产量居全国县级市首位,海洋经济占GDP比重近50%;工业上引进歌尔科技等大项目,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达90%;文旅方面打造千里山海自驾公路,2024年接待游客超1900万人次,烟墩角村入选联合国最佳旅游乡村。”

除了工业领域的成就,2025年“五一”假期,福建福州平潭、广西桂林阳朔、浙江湖州安吉等县域成为热门目的地,2024年县级文旅事业费达650.4亿元,占全国53.5%。安吉县通过竹林碳汇、白茶品牌、生态旅游三重路径,让“绿水青山”持续转化为“金山银山”,余村年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印证了“两山”理论的实践力量。

百强县十年蝶变与模式创新

百强县十年变迁是区域格局与质效跃升的缩影,更是县域经济的十年蝶变。

县域发展的破局之道离不开模式创新的支撑。江苏、浙江的“狼群模式”展现县域协同发展的活力,30多个“千亿县”形成良性竞合;福建、山东的“雁行模式”以“头雁”引领梯队成长,晋江纺织鞋服产业集群产值超4000亿元;贵州、云南的“狮王模式”则通过集中资源培育标杆,仁怀市依托白酒产业带动全省县域经济升级。

面向“十五五”,县域经济正沿着“四化同步”路径加速前行,以新型工业化筑牢产业根基,以新型城镇化提升承载能力,以农业现代化夯实发展底盘,以数字化赋能全域升级。从长兴县淘汰落后产能转向新能源,到西昌市协同推进产业升级与城市更新,县域经济正以“量质并重”的新姿态,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从东部沿海的“智造强县”到中西部的“生态富民县”,从边境口岸的“开放新高地”到文旅融合的“特色样板县”,中国县域经济正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多元答卷。这些散布在中华大地上的县域“细胞”,正以各自的突破与创新,共同构成中国经济韧性与活力的坚实基础。

成果得到了百姓的实实在在认可。四川省简阳市委副书记、市长苏呈祥说:“简阳作为劳务输出大县,每年有近30万老乡在外打拼,他们渴望兼顾家庭、回乡就业。我们正深入开展优化提质等行动,做大县域就业蓄水池,让老乡既能回来,又能发展。”

“我们依托三大优势:一是战略优势,作为成都向东发展主阵地、成渝相向发展桥头堡,是全省强县扩圈赋能改革试点,获支持建成都市域副中心;二是空间优势,工业用地61平方公里、剩余超30平方公里,均列成都第一;三是交通优势,天府国际机场开通68条国际、373条国内航线,加上7条高速等,实现8小时通达全球。”

“现在我们正推进港产城乡融合,以港兴城,建国际空港枢纽,2024年机场旅客吞吐量达5490.6万人次,货邮增长了56.59%;同时在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的推动下,2026年规上工业总产值也将翻番。”

“未来,我们还要进一步以产业能级跃升,让群众在家门口增收致富!”苏呈祥自豪地说。

鞍山市委常委、海城市委书记陆荐援也分享了成功经验:“海城地处辽宁半岛北端,北纬40度这条黄金纬度线上,2566平方公里土地上生活着106.8万常住人口,这里是世界美都、中国滑石之乡,也是南国梨之乡。近年来,我们锚定‘两高于、一定位’目标,推进‘北纬40度・海城质造’强市计划。2024年GDP达726.6亿元,连续两年跨百亿台阶,今年上半年增长7.5%,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全省。产业上,我们成功将菱镁产业转型,用‘八个一’模式实现从乱采粗放到绿色智能的转身,产值增9.5%,制品价涨11.5%;西柳服装市场交易额破千亿,南台箱包市场跨界融合,还入选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

政策一直在跟进,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表示:“我国城乡融合成效显著,常住人口城市化率升至67%,城乡差距缩小,但农民收入低仍是短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措施,计划将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城市化率均提至78%,放开多数城市户籍,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整合乡镇。此举将使4亿农民进城,农村户均耕地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推动城乡经济融合,相关内容在国务院方案中均有体现。”

作者:郭宇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