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咖话能源【链与质】| 王志轩:碳价上升一倍!全球碳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原创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5-07-24 09:55
分享到:

“2025年全球平均碳价19美元/吨,比2015年10美元/吨几乎提高了1倍。”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北电力大学新型能源系统与碳中和研究院院长王志轩在第三届链博会·清洁能源链系列专题活动中讲到。在全球低碳转型加速推进的背景下,碳资产与碳价格已成为撬动绿色发展的核心要素,而碳市场作为碳定价的关键机制,其运行逻辑、国际规则与发展趋势备受关注。

低碳发展离不开科学的碳定价机制

碳定价是指减少单位碳排放所付出的成本,简单来讲因为要控碳,控碳需要成本,减少1吨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需要多少成本,最后体现的价格就是碳价。碳定价机制的市场机制包括配额碳市场(EST)与自愿减排市场(CER)。在大咖话能源【链与质】的采访中,他表示,碳市场的设计初衷就是低成本减碳。通过市场优化配置资源,最终实现全社会减碳成本最低化。在市场机制中,除强制性碳配额市场外,自愿碳市场(如中国CCER机制)同样重要——经核证的减排量可在市场交易,为企业自主减碳提供灵活路径。

非市场机制则通过行政监管与经济杠杆结合实现目标,典型形式包括排放标准、可再生能源强制消纳责任及碳税等。其中,碳税通过对含碳产品征税抬高碳排放成本,引导减少碳消费,但难以精确控制碳排放总量,调控灵活性相对有限。

王志轩表示,两类机制并非对立,而是互补。市场机制适合需灵活调配减排资源的领域,非市场机制更适用于需刚性约束的场景,而混合机制(如政府引导下的认证认可体系)则可进一步拓宽减碳路径。

全球碳市场规则不断完善,规模与价格稳步增长

针对全球碳市场现状,王志轩表示可以用几个方面来概括:一是总体规模不断增大,全球范围内,多个国家或地区已经建立碳市场以促进区域内较低成本减排。二是从全球来看,碳价呈一个上升的趋势,2025年全球平均碳价19美元/吨,比2015年10美元/吨几乎提高了1倍,特别是中国的碳价上升比较明显。三是碳市场的品种和范围在不断增加,全球碳定价工具已有80项碳定价工具,碳定价覆盖了全国28%的温室气体,涵盖了全球65%的GPD的经济体。中国碳市场在发电行业基础上,已扩大至钢铁、水泥、冶炼等领域,为全球碳市场扩容作出重要贡献。

全球碳市场的有序运行离不开统一规则框架,《巴黎协定》第六条为此提供了核心指引。王志轩表示,其中6.2条与6.4条是国际碳合作的关键规则。6.2条聚焦国家间自主贡献的自愿合作,要求缔约国在合作中确保环境完整性、稳健核算与透明报告,但其实施细则需进一步落地;6.4条则明确企业间跨境碳交易的规则基础,规定交易需经缔约方同意,由联合国专门机构制定细则,目标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全球低成本减碳,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COP29气候大会达成共识,以PACM机制替代原CDM机制,为国际碳交易提供了新路径。

展望未来,王志轩指出全球碳市场将呈现五大趋势:随着《巴黎协定》第六条规则体系的持续完善,碳市场机制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发展中国家的碳市场建设进程有望显著加速;碳价在整体上将呈现波动中稳步上升的态势,但受区域经济结构、减排目标等因素影响,价格差异仍将长期存在,实现全球统一定价面临较大挑战;强制性与自愿性碳市场、各类碳定价工具将共同扩容;国际间碳信用认可程度提升,PACM机制应用将迅速增加;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减碳原则上的分歧,仍是全球碳市场规模化国际化的主要障碍。

碳市场作为全球减碳的核心工具,其发展需兼顾效率与公平、市场与监管、区域与全球。未来,唯有在规则统一、机制协同、南北合作上持续突破,才能充分释放碳市场的减碳潜力,为全球碳中和目标提供坚实支撑。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