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 吴维嘉
7月22日,中国工业报社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举办“稳定币与产业发展机遇”圆桌讨论会,聚焦稳定币这一全球热议话题。神州信息服务集团联席董事长、原中国银行副行长王永利博士与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林义相博士作为特邀专家,围绕会议主题与国内主流投资机构宏观经济学家们展开了深入探讨,详细解读了稳定币发展脉络、运行机制、监管动态及对产业经济的影响。
专家在讨论中指出,近期全球稳定币监管框架密集落地:美国《Genius法案》已于7月18日正式生效,中国香港《稳定币条例》也将于8月1日实施,欧盟、新加坡等经济体亦在加速相关立法,标志着稳定币已进入全球规范发展新阶段。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此前在陆家嘴论坛提及稳定币的蓬勃发展,更凸显稳定币在跨境支付、金融开放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战略价值。
王永利系统梳理了稳定币的发展历程及现状。他介绍,在2014年USDT推出后,随着市场发展,USDC等受监管的稳定币逐步崛起,当前美元稳定币占据全球稳定币市场99%以上份额。他强调,纳入监管后,稳定币的中心化属性显著增强,资产属性弱化而支付工具属性凸显,未来更可能成为法定货币在特定场景的补充,而非替代品。
从货币本质出发,王永利指出,稳定币作为法币代币,其核心价值在于满足线上全球化、7×24小时交易等法定货币体系暂未覆盖的需求。他建议我国应借助中国香港先行先试优势,探索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应用,同时加快数字人民币创新,推动其在跨境支付等领域突破,以应对美元稳定币带来的挑战。
林义相则从货币史角度分析称,稳定币是货币形态演进的必然产物,如同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纸币的迭代,其融合了法定货币的价值基础与加密技术的高效便捷性,有望成为重要的货币形态。他强调,稳定币的“稳定”在于与法币的锚定关系,其发展需平衡创新与监管,防范洗钱、套汇等风险。
针对人民币稳定币的发展,两位专家均认为,面对美元稳定币的先发优势,我国需保持开放积极的态度,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参与全球竞争。林义相特别提到,宏观政策需兼顾微观落地,需深入研究稳定币发行、流通、监管的全流程细节,培育健康业态。
会议还就稳定币与现实世界资产(RWA)的融合展开讨论。专家认为,将房产、债券等资产通过区块链代币化是重要发展方向,但需解决资产真实性、产权界定等核心问题,目前全球该领域规模尚不足300亿美元,仍处于探索阶段。
本次圆桌讨论为我国稳定币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在全球金融创新竞争中,我国需立足实体经济,把握技术变革机遇,在规范中谋发展,推动稳定币更好服务于产业升级与金融开放。
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权威央媒旗下机构,中国工业报社产业经济研究中心将持续聚焦前沿产业变革,深化政策与产业对话。本次圆桌讨论为首期活动,未来产业经济研究中心将继续围绕新兴工业、产业创新、数字金融等主题搭建常态化交流机制。(作者同时为中国工业报社产业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 )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