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贾支渝
创新驱动发展,技术引领未来。企业技术中心是企业创新体系的核心引擎,是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跃升的关键力量。为集中展现山西省企业技术中心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方面的突出成就与创新风貌,我们推出“山西企业技术中心巡礼”系列报道,宣传标杆、推广经验,营造崇尚创新的浓厚氛围,为山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凝聚更强动能。
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技术中心:集结多方力量推进技术创新成绩斐然
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自1996年成立以来,努力探索有效的运行机制,形成了以技术中心为依托,以技术创新示范工程为支撑,各方面科技力量共同参与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开展企业技术创新工作,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和创新能力,建成国内煤炭领域首个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和技术研发平台,以强大算力赋能矿井自动化生产、智能化升级,项目成果斩获颇多奖项。
▲注浆工艺流程示意图
▲覆岩离层区注浆充填开采工艺流程图
“十四五”期间,该中心开展的建(构)筑物下充填开采技术研究,实现“三下”压覆呆滞煤炭资源安全高效回收,最终达到保证地表建构筑物设防等级要求以及延长矿井服务年限的目的。在赵庄煤业二号井实施煤矸石、粉煤灰充填开采,截至2024年底,覆岩离层注浆充填开采累计处置矸石14.07万吨,充填粉煤灰106.3万吨,回收煤炭资源228.6万吨。连采连充开采累计处置矸石9.8万吨,处置粉煤灰3.8万吨,置换煤炭资源16.68万吨,最大程度回收“三下”压煤,有效延长了矿井服务年限,打造出集团公司地面减沉、矸石返井等绿色开采示范点。项目成果获得中国安全生产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遴选为2024年度煤炭行业标杆案例。
▲废弃矿井采空区煤层气地面抽采现场
▲废弃矿井采空区低浓度煤层气提纯利用现场
废弃矿井采空区抽采项目深入开展废弃矿井采空区煤层气富集规律、资源评价及井位优化研究,形成适应废弃矿井采空区地面抽采工艺和技术体系,为废弃矿井采空区煤层气开发提供技术依据,获得山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该项目研究成果已在晋城、西山、阳泉矿区推广应用,累计施工抽采井129口,投运71口,日产气量约11万m3,累计利用量1.28亿m3(折纯量),创造产值2.18亿,形成并发布山西省地方标准一项。
▲无轨胶轮车运行数据统计分析与管理
针对煤矿智慧矿山建设中诸多关键技术难题,该中心提出以AI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智能化关键技术研发,开发了煤矿大数据AI人工智能控制核心算法模型,建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矿用预制模块化叠箱式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开发了煤矿多元异构数据智能分析系统,适用于煤矿井下大数据平台智能分析与控制,实现了人工智能技术与矿山作业的深度融合;对矿用成套装备进行自主可控的矿鸿系统改造,解决了矿山设备操作系统的不统一和冗杂性,统一了矿山设备数据格式,实现了矿山设备间的智能互联互通;基于大数据智能分析控制平台,初步实现井下掘进作业序列智能分析、洗选参数动态优化、主运装备状态识别等功能,为煤矿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项目成果的成功应用为全国范围内矿井的智能化建设提供理论技术支持和经验借鉴,社会效益显著,获得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值得一提的是,该中心早在2004年就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中心组建总工程师为主任的专家委员会智囊团,对公司科技发展的规划和重大技术的开发、攻关、改造、引进等方面进行调研和论证。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考核、使用、待遇相统一的激励机制,持续优化各类人才成长环境,提倡终身教育,鼓励员工自学,通过多渠道人才培养,拥有了一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其中8人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