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合工大学子探秘青阳工业转型 解码传统制造升级路径

©原创 发表时间:2025-07-22 17:43
分享到:

2025年7月2日至7日,合肥工业大学文法学院赴青阳产业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开展为期6天的实地调研。该团队聚焦县域工业在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中的实践,通过走访青阳县科工局及振宇汽车部件、瑞泰汽车零部件、方兴实业等代表性企业,探寻传统制造业从"制造"向"智造"跨越的具体路径,记录转型中的技术突破与现实挑战。

科工局视角:勾勒产业转型的"加减法则"

青阳县科工局会议上,青阳县科工局高荣华主任为团队介绍到县域工业转型就像做算术题,既要做'加法',引进智能设备、拓展产业链,也要做'减法',淘汰落后产能、简化冗余流程。"团队了解到,青阳县已形成以汽车零部件、流体设备、精密铸造为主的三大产业集群,但模具开发依赖外部、核心零部件配套不足等问题仍待破解。在政策扶持方面,科工局通过"技改项目备案绿色通道"加快审批,更注重精准滴灌,比如针对振宇汽车部件的AI检测项目,协调高校专家提供算法支持,对方兴实业的智慧阀门研发,对接物联网企业共享数据接口。

图为青阳县科工局高荣华主任向调研团队介绍产业发展现状。梁迪奕供图

车间一线:技术突破的"微观战场"

安徽振宇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的铸造车间里,丹麦迪沙垂直造型线正以每小时380型的速度运转,通红的铁水经自动浇注系统注入模具,冷却成型后的转向节通过传送带送至检测区。经调研发现,过去靠人工检测每天8小时最多检800件,现在AI视觉检测系统上线后,准确率达99.8%,效率提升3倍。在安徽瑞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的数字化车间,ERP系统与生产设备实时互联,屏幕上的"订单进度看板"清晰显示着每批紧固件的生产状态。团队发现,该车间的机械臂不仅能完成螺栓拧紧作业,还能通过力传感器感知松紧度,自动补偿误差。

图为调研团队与公司经理开展座谈会。张舒雨供图

转型深水区:破解"升级悖论"的实践

在安徽方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智慧阀门实验室,技术人员正在调试一台管网泄漏监测装置。当模拟管道出现0.1毫米裂缝时,阀门内置传感器立即触发报警,终端屏幕精准显示漏点位置。"这台设备的核心是'硬件+算法',硬件我们能造,但早期算法依赖外部采购,每年要支付不少专利费。"公司经理坦言。

调研中,团队发现县域工业转型普遍面临"升级悖论":智能化需要大投入,但中小企业资金有限;依赖外部技术则利润被压缩,自主研发又面临人才短缺。对此,青阳县的企业探索出多元解法:振宇汽车部件通过"设备租赁+技术分成"降低初期投入,瑞泰汽车零部件与同行共享检测设备,方兴实业则将算法研发外包给高校团队,"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转型不是'翻烧饼',要根据自身家底循序渐进。"青阳县科工局局长高荣华在总结座谈会上表示。

图为调研团队与技术人员讨论了解工业细节。梁迪奕供图

此次调研,团队累计记录访谈素材4万余字,收集技术文档30余份。实践证明,县域工业转型没有"标准模板",但那些能在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间找到平衡、在规模扩张与精细管理中把握节奏的企业,往往能走得更稳。而对实践队来说,4万余字的记录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未来,实践队会继续走进更多县域车间,让大家知道,中国经济的韧性正藏在这些县域工厂的齿轮里,藏在每一次审慎而坚定的转型脚步中。(通讯员邱乐)

图为合肥工业大学调研团队合影。张舒雨供图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