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钙钛矿商用组件量产化进程加速

©原创 作者: 张楠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5-07-21 21:42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张楠

近日,昆山协鑫光电材料有限公司(下称“协鑫光电”)完成C2轮近2亿元融资。

据悉,C轮融资将用于协鑫光电吉瓦级钙钛矿产业基地的产业化建设与钙钛矿产品科研投入;加速钙钛矿商用组件的量产化进程。届时,满足商业化应用的全尺寸(1.15米×2.4米)、兼具高效率和稳定性的钙钛矿叠层组件将逐步推向市场。

今年5月30日,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权威认证,协鑫光电自主研发的2048cm²钙钛矿/晶硅叠层光伏组件稳态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9.51%,刷新了大面积钙钛矿叠层组件效率的世界纪录。6月5日,协鑫光电自主研发的钙钛矿商用组件以优异的测试结果通过基于IEC61730(2021)国际标准的3倍加严老化测试,通过TÜV莱茵3倍IEC稳定测试。

钙钛矿技术是一种以具有特定晶体结构(ABX₃)的材料为核心的新型光伏技术,凭借其高效率、低成本及多场景应用潜力,被视为下一代太阳能电池的重要发展方向。与传统的晶硅电池相比,钙钛矿电池具有光电转换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应用场景丰富等显著优势。

在效率方面,单结钙钛矿电池实验室效率已达27.3%(2025年6月苏州大学团队研发),理论极限超30%;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达34.85%(经欧洲ESTI认证,2025年6月隆基绿能),三结理论极限更高。钙钛矿叠层电池通过堆叠不同带隙的吸光层,实现对太阳光谱的分段吸收,理论效率可达43%以上,远超晶硅电池的29.4%极限。

在成本方面,钙钛矿电池也极具竞争力。其材料仅为硅片的1/500(仅需1000吨/年即可替代全球50万吨硅料需求),制备采用溶液法(喷涂、刮涂),室温成型,能耗降低70%,产线投资仅5亿元/GW,组件成本可低至0.6元/瓦;而晶硅电池不仅高纯度硅料需求量大,还需在高温(>1000℃)下提纯、切片,产线投资需10亿元/GW,组件成本在1.6元/瓦以上。

在应用场景方面,钙钛矿组件的轻薄、柔性、可半透明、弱光响应好的特性,使其应用广泛。在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中,其半透明、可调色特性适配玻璃幕墙;在移动能源领域,柔性组件可用于可穿戴设备、传感器、太阳能汽车等;还可应用于大型电站,通过叠层电池提升地面电站效率上限。

目前,钙钛矿技术的产业化进程不断加速。协鑫光电、纤纳光电、极电光能等初创企业已纷纷投建吉瓦级生产线;隆基绿能、通威股份、晶科科技、天合光能等头部企业也已投入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研发,部分企业已建成百兆瓦级产线;此外,中国石油、中国中核、宁德时代、比亚迪、京东方等跨界企业也加速布局钙钛矿领域,推动中试线及更大规模产线的建设进程。

不过,钙钛矿电池在商业化进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稳定性问题,在水分、光照、高温环境下,材料易分解导致效率衰减,当前组件寿命约5-15年(晶硅为25年),需通过界面钝化、封装技术优化等方式,将衰减率控制在每年1.2%以内;大面积制备时,存在薄膜均匀性问题,导致大面积组件(>1m²)效率较实验室下降30-40%,需通过工艺优化来解决。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持续降低,钙钛矿组件有望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力量。


作者:张楠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