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观点 | 刘泽洪:全球能源供应链重构需突破多重挑战探索三大路径

发表时间:2025-07-21 21:37
分享到:

在链博会·清洁能源链系列专题活动中,全球能源互联网合作组织驻会副主席刘泽洪表示,推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以清洁和绿色的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是一项颠覆性的革命。

重构能源供应链意义重大,但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其一,化石能源主导地位未根本改变,全球能源消费中化石能源占比约80%,决定了能源供应链的调整需要很长的过程。其二,化石能源供应链存在运输周期长、能量损耗大且受地缘政治影响显著等问题,如液化气航运损耗达12%-15%,增加了能源运输压力。从构建新的全球能源供应链来讲,配置环节最大挑战还是适应新的能源供应体系,能源供应体系尚未建立。其三,贸易保护主义的“脱钩断链”影响供应链开放稳定。其四,全球关键矿物储量和产能有限,对全球供应链重构构成瓶颈。

为推动全球能源供应链重构,他提出三大关键路径。

一是能源生产从高碳的地下能源向低碳的地上能源转变。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预计2040年前,地上清洁低碳能源将取代地下高碳化石能源成为全球能源供应主体,占比达到60%;同时有序推动化石能源低碳转型。煤、油、气供应在2030年左右相继达峰后快速下降,并通过绿氨耦合等方式实现低碳转型。

二是能源配置向“高效的能量配置”转变。加快能源消费的电能替代,到2050年全球电量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63%;构建以电为中心的配置方式,依托特高压技术降低传输损耗;加快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增强全球能源互供互援能力和供应链韧性。

三是能源产业链从“碎片化的区域管控”向“全球化的开放共享”转变,倡导开放共享的合作理念,加强关键问题对话沟通,鼓励全球南方国家立足资源禀赋参与供应链重构,共享绿色发展机遇。

四大对策为供应链重构提供有力支撑。

针对重构过程中的问题,需从四方面采取对策。一是加强技术和标准创新。二是加强市场和机制创新,健全跨区域、多层次能源商品交易平台,放宽市场准入吸引多元资本,建立跨国家、跨区域、多层次统一能源商品交易平台,充分发挥市场对能源商品价格的发现功能,降低产业链上下游交易成本。三是加强模式和方式创新,推广“电-矿-冶-工-贸”一体化、“电-氢-碳”协同开发等模式,推动数字孪生、区块链等数智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四是加强跨国和区域合作。建立关键矿产资源长期合作关系,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开发,发挥国际组织引导协调作用,积极主导或参与全球能源供应链治理规制定,推动全球能源供应链重构和全球能源治理规则升级。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