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业4.0浪潮下,青年如何与时代同频共振? ——从智能制造看青年职业发展的新机遇

©原创 发表时间:2025-07-21 16:42
分享到:

2025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指导意见》正式落地,标志着工业4.0人才培养上升为国家战略。《意见》提出:未来三年将开展3000万人次补贴性培训,内容聚焦于智能制造、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如何理解这场工业革命,并从中找到个人发展的坐标,成为摆在当代青年面前的时代命题。

随着全球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速,中国工业也正在从“制造”向“智造”的转变。中国工程院院士屈贤明指出:“未来5年智能制造人才缺口600万,70%需要从现有工程师转型”。对于青年来说,这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一方面,智能制造涉及多学科交叉融合,知识更新速度快,很多传统岗位正在被“数据+技术”的复合型职业代替。例如,在汽车制造领域,智能生产线操作员需要同时掌握机械原理与编程技术。并且智能制造是一个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领域,企业往往更看重具有丰富实操经验的人才,但当前的教育体系更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使得青年普遍缺乏实践经历。

另一方面,在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模糊了职业之间的边界,为青年提供了“跨界发展”的机会。同时还创造了工业数据分析师、智能运维师等全新岗位、数字孪生工程师等大量的新兴职业赛道,让青年可以凭借着对新技术的敏感度和学习力在新赛道中抢占先机。

面对机遇和挑战,青年应该如何行动实现与时代的同频共振呢?

首先,青年应该培养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一方面,要扎实掌握基础学科知识,特别是数学、物理、编程等“硬核底座”,为学习和应用先进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加强跨学科学习,拓宽知识体系,主动学习工业机器人、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了解不同学科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培养自己综合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

其次,创新是推动工业4.0发展的核心动力,青年应注重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学习过程中,灵活地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可以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创新创业比赛等活动,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最后,青年还要加强自己的沟通协作能力,把自己嵌入“1+1>2”的工作模式中,学会倾听他人的建议,发挥自己的优势,并时刻关注智能制造行业的动态,了解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未来已来,唯变不变。工业4.0浪潮为青年职业发展带来了无限的机遇,它不是冰冷的机器革命,而是一场关于创新与责任的征程。从课堂到车间,从代码到实体,每一次突破,都是对“工业强国”使命的有力回应。(文中央民族大学 李红庆)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