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莱阳市义和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一幅标准化机械设备生产线映入眼帘,工人们正在加紧生产农副产品加工用的操作车床。作为当地农副产品加工设备配套领域的中坚力量,公司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市场口碑,成功跻身某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核心供应商行列,并获得一份大额年度订单。这本应是企业发展的重大机遇,却让企业负责人梁治峰愁眉不展。
订单对原材料采购、设备升级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需要在短时间内备足大量原材料并预付货款,同时还要升级质检设备以满足客户严苛的质量标准。然而,义和机电作为轻资产运营企业,缺乏足值的固定资产抵押物,传统的融资模式难以满足其短期内激增的流动资金需求。梁治峰焦虑地表示:“订单就像‘金饭碗’,可如果拿不到资金,这个‘金饭碗’随时可能变成‘烫手山芋’。”
得知义和机电的困境后,莱阳农商银行快速行动,派专业客户经理到现场实地考察,打破传统信贷思维定式,以预制菜产业供应链金融为切入点,创新授信模式,为企业量身打造融资解决方案。客户经理深入剖析企业业务模式,了解到企业与预制菜核心客户稳定的合作关系以及优质的应收账款资源,并将其转化为融资优势。具体而言,银行以义和机电与核心客户签订的真实、有效的大额采购合同作为主要授信依据,充分认可企业未来的收益权;同时,将核心企业确认的、未来可产生稳定现金流的应收账款作为重要补充担保;此外,还对核心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将其信用实力间接引入对义和机电的授信评估中,形成了“订单融资+应收账款保证+核心企业信用加持”的组合授信模式。
确定创新授信模式后,莱阳农商银行开启高效审批流程。各部门协同配合,运用数字化风控工具,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订单真实性、核心企业信用等进行快速评估。从方案确定到13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发放,仅用两天时间,便将“及时雨”精准浇灌到企业发展的关键节点。
资金到位后,义和机电迅速采购原材料,升级检测设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企业不仅按时按质完成首批订单交付,还凭借出色的履约能力赢得了核心客户的高度认可,进一步巩固了在供应链中的地位,为企业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梁治峰激动地说:“农商银行的创新金融服务,就像一条‘金纽带’,把我们与核心客户、与银行紧密连接在一起,让企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一直以来,莱阳农商银行深入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借助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选派专业客户经理队伍,充分发挥供应链金融服务的独特优势,通过创新授信模式,将企业的“无形资产”转化为“融资资本”,有效解决了轻资产企业“缺抵押、融资难”的问题,畅通了产业供应链的资金循环,为实体经济注入了更加精准、更加高效地金融活水。截至目前,该行实体贷款余额102.9亿元,较年初增加4.9亿元。(莱阳农商银行叶向腾)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