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链博会·清洁能源链专题活动 | 中外多国携手绘就全球能源绿色转型蓝图

©原创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5-07-18 21:32
分享到:

2025年7月16日至20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京举办。作为链博会清洁能源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配套活动之一,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和中国工业报社联合业界相关机构共同举办的“清洁能源链系列专题活动”,为全球清洁能源产业链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交流与合作平台,推动清洁能源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协同整合,为构建全球清洁能源产业链新格局发挥积极作用。

7月17日下午举办的“全球清洁能源供应链协同发展与国际绿电绿证互认探索”上,国家能源局电力业务资质管理中心主任陈涛、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正运、中国工业报社社长徐金宝、俄罗斯联邦能源部能源认证中心董事/首席执行官奥列格·巴尔金、中俄国际经贸关系发展协会会长奥列格·杰米好、TÜV南德意志集团绿色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全球执行副总裁拉普·索尔等国内外行业领导、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清洁能源供应链协同及绿电绿证国际互认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共同探索清洁能源行业发展与产业链协同的新路径。

会议在全球能源互联网合作组织发展局局长陈葛松主持下拉开了活动序幕。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正运在致辞中指出,当前能源革命加速演进,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突破20亿千瓦,绿证获RE100全面认可,氢能、智能电网、储能等技术创新持续突破,不仅意味着清洁电力的巨大体量,也催生了完整且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清洁能源全产业链。他建议从政策协调、产业链合作、绿色贸易投资、技术创新、绿电绿证互认五方面携手发力,推动清洁能源成为跨越国界的"绿色纽带"。

中国工业报社社长徐金宝强调,清洁能源供应链是驱动产业革命的核心引擎。他表示,面对供应链韧性不足、标准互认难、信任机制待完善等挑战,媒体将搭建对话平台、传播最佳实践、推动标准对话,助力编织覆盖全球的高效清洁能源网络。

紧接着,中外嘉宾分别分享了各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实践经验与创新成果,为全球合作提供多元参考。全球能源互联网合作组织驻会副主席刘泽洪的报告聚焦“全球能源供应链重构的挑战、路径和对策”,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系统性思路。报告明确三大转型路径:能源生产从化石能源主导转向“地上清洁低碳能源”,预计2040年前清洁能源占比将达60%;能源配置以电力为核心,依托特高压技术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2050年跨洲输电能力将达6.6亿千瓦;产业链从区域管控迈向全球化共享,支持全球南方国家参与绿色发展。他呼吁联合制定兼容标准、建立统一能源交易平台,推动能源供应链向“清洁低碳、高效韧性、开放共享”转型。

国家能源局电力业务资质管理中心主任陈涛详细介绍了中国绿证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体系。截至2025年5月,全国累计核发绿证超60亿个,2025年1-5月交易规模达2.87亿个,同比增长2.57倍。通过规范化核发、市场化交易、多元化应用、精细化核销的“四位一体”机制,中国绿证已实现从生产到消费的全链条溯源。“中国正加快推进分布式项目绿证核发全覆盖,深化与国际标准对接,让绿证成为驱动双碳目标的‘硬通货’。”陈涛表示。

俄罗斯联邦能源部能源认证中心首席执行官奥列格・巴尔金聚焦中俄认证体系协同前景,通过对比分析中俄绿证在认证范围、核发机制、交易模式等方面,指出两国体系核心规则相通,具备互认基础。他期待通过政府间对话与技术对接,推动中俄绿证互认落地。

国际市场与技术交流环节同样亮点频现。TÜV南德意志集团绿色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全球执行副总裁拉普・索尔指出,在未来的经济中,碳中和已从“可选项”变为企业“经营许可证”。他介绍,在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方面,TÜV南德与西门子能源和德国能源机构dena合作,提供基于区块链的CertaLink服务,以满足实时要求,并通过SustainCert提供数字碳验证平台。这些创新服务为企业应对复杂的碳管理和贸易规则提供了有力支持。

上海申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锅炉室主任李励分享了煤电低碳转型的“中国方案”。通过高温亚临界综合升级改造技术,徐州华润电厂3号机组供电煤耗从318克/千瓦时降至282克/千瓦时,同时实现20%深度调峰能力,相关技术获国际能源署高度评价。“煤电正从‘压舱石’向‘顶梁柱’转型,通过系统性技术创新可实现大幅减碳与灵活性提升双重目标。”李励说。

俄罗斯En+集团气候风险部总监阿列克谢・斯皮林表示俄罗斯在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拥有巨大的自然潜力,尤其是水电、潮汐能和风能。中国则在多领域掌握现代技术,并正发展需要清洁、气候中性能源的工业。他认为,联合建设生产综合体和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合作前景广阔。

作为本次活动的重要成果,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产业品牌研究与发展分会、中国工业报社能源与双碳研究中心、俄罗斯联邦能源部能源认证中心、中俄国际经贸关系发展协会、协鑫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五家单位共同发起《中俄绿证体系和碳市场合作》倡议。倡议单位代表中国能源研究会品牌分会常务副主任周志明表示:“中俄绿证互认与碳市场合作,将为全球清洁能源供应链注入‘稳定器’,为绿色价值跨境流通提供‘通行证’。”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全球清洁能源供应链的协同发展搭建了重要交流平台,在国际绿电绿证互认探索等关键议题上达成了诸多共识,对推动全球清洁能源产业迈向新高度具有深远意义。未来,各方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清洁能源产业蓬勃发展。

第三届链博会·清洁能源链系列专题活动精彩持续,接下来,还将举办“源网荷储新质产业链生态圈会议暨无锡国际新能源展览会发布会”“碳资产驱动‘价值重构’暨中俄能源合作推介会”“能源产业数字化发展与企业品牌数字化营销”专题研讨会。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