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第一淘宝村”体泉村:让农村长出现代产业 | 活力中国调研行

作者: 王珊珊 王棕宝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5-07-18 21:30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  王珊珊  王棕宝

初夏的阳光洒满赣北山区,正是农忙好时节。

在德兴市新岗山镇体泉村,95后创业大学生齐金土正迎来另一种"丰收"——今年以来,他的电商事业蒸蒸日上,让他心情大好。创业近五年,从最初的小试牛刀到如今网店营业额节节攀升,一台电脑、一根网线,让这个年轻人足不出户就把家乡的布艺产品卖向全国。而像他这样的返乡创业大学生正用鼠标键盘"耕种"着数字时代的希望田野。

如今,这里已成为江西省当之无愧的“第一淘宝村”。它用9年时间完成了一场生态跃迁,从传统工坊到电商集群,从单一产品到定制化生态,7月12日随着“活力中国调研行”,中国工业报来到了江西德兴市体泉村,与大家一起解密这个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

电商赋能

清晨的齐氏布艺车间,机器轰鸣奏响发展强音。缝纫机针头在布料上飞速跳跃,打包区的工人手脚麻利,胶带拉扯的声响此起彼伏。车间外,货车正忙着装卸成品,一派繁忙景象。

“现在车间里有120个村民跟我一起干,日均发货2000多单,年销售额2000多万元。”齐慧东站在挂满布艺样品的展示墙前介绍道,“从自家破屋起步到全产业链布局,这日子能红火,靠的就是村里搭的电商平台,靠的是大伙儿敢闯敢干的劲儿!”

瑞吉母婴用品公司内,70多名员工坚守在各自岗位上,年轻员工们紧盯电脑屏幕,快速敲击键盘,源源不断的订单信息流向生产车间。在生产线上,一幅幅门帘从机器上印制完成,随后通过园区快递车迅速发往全国各地的客户手中。

“图片拍摄、详情页、文案全是我自己做的。”齐金土说,网店最初三天只接到十单,现在发展到几百个产品,月均7000多单,一年网上销售额360多万元,纯利润20万元左右。

……

一个只有2800多人口的默默无闻小村庄,在经历数年变迁后,如今活跃着超过1500家网店,创造了年均电商销售额过亿的奇迹,绘就了一幅“数字经济激活山乡活力”的生动图景。

江西省德兴市新岗山镇体泉村位于赣浙皖三省交界处,具有交通便利的地理优势,距离德兴东站仅五公里。体泉村的电商活动起步于2016年,当时由村民齐华华带领亲朋好友一起经营淘宝店铺。2018年体泉村的网上成交额达到了1.863亿元,成为江西省名副其实的第一淘宝村。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电商行列中,产品种类也从最初的门帘扩展到围裙、桌布、纸巾盒、抱枕、挂画等多种家居布艺产品,不仅为村民带来了经济上的实惠,也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新岗山镇紧扣电商发展机遇,筹建体泉村电商扶贫创业园。从用工扶持到租金减免,从政策对接至资源整合,为入驻企业搭建全链条服务平台;村干部化身“招商专员”,立足村情引育小微企业,同步将岗位信息精准送达村民手中,推动外出务工者“归巢”就业,打造“产、村、人”融合发展新格局。

齐金土介绍,他2021年开始在村里创业,“最开始创业的时候,很迷茫。一下子需要贷款40多万元,也有点信心不足。在最需要鼓励和政策扶持的时候,新岗山镇党委、政府主动帮助我迅速协调办妥了各项手续,并提供了政策咨询、创业就业指导等服务。”他回忆道。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吸引有抱负、有才华的人才返乡投入乡村振兴,不能仅靠“感情牌”,更需要精准高效的政策和平台。“近年来,我市着力瞄准在外务工创业的德兴人,积极搭建创业平台,大力培育创新产业,努力为他们提供一站式服务,吸引了很多当地以及外出创业的优秀年轻人回乡共建家乡。”新岗山镇党委书记曾德基对中国工业报表示。

家门口就业

在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等条件的不断改善下,体泉村电商业态持续焕新,“村播”等新业态蓬勃兴起。如今,体泉村年均电商销售额超过2.5亿元,全村有布艺加工厂20余家,辐射带动本村及周边100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南溪村物流服务站一片繁忙。工作人员从满载包裹的客货邮车上取下快递后,迅速操作智能分拣设备,将300余件快递精准分类。每一天,一辆辆载着快递包裹的城乡巴士穿梭于市各条乡间小道,不仅打通了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还解决了附近村民的就业问题。

米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里,打包产品的村民齐丽娟难掩内心的喜悦:“在这儿工作,离家近,家中老小皆能悉心照料,每月能拿五六千工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像齐丽娟这样的当地农妇在工坊中比比皆是,人均月收入基本都在4000元至6000元,真正实现了家门口的充分就业与增收致富。

52岁的汪仙梅坐在缝纫机前,指尖翻飞间,一块布帘渐渐成型。她抹了把额头的汗,笑着说:“以前守着几亩薄田,一年到头攒不下几个钱。现在家门口上班,日子也越来越好了,这都是托了电商的福。”

瑞吉母婴用品公司公司法人顾慧敏介绍,公司在浙江义乌设有工作站,并将生产环节放在德兴市,通过充分利用当地的劳动力资源来降低成本。目前,瑞吉母婴用品公司每天接到超过4000个订单。像瑞吉母婴用品公司这样的企业,体泉村一共有20多家,共为当地提供了1000多人的就业机会。

近年来,新岗山镇聚焦“共富工坊”这一创新发展模式,搭建“党组织+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合作平台,整合各方资源,实现强村与富民同步推进,企业发展与乡村善治相互促进。

截至目前,新岗山镇已成功打造80余家“共富工坊”,它们遍布全镇10个村(社区),为近2000名村民筑牢就业“防护堤”。这些工坊无疑已成为乡村产业蓬勃发展的强劲“助推器”,让村民劳有所得、安居乐业成为乡村生活的新常态。

乡村振兴新岗山密码

刚启动的数字中心已经在体泉村投入使用,德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单文彬对中国工业报介绍,“这里未来会成为电商统一培训的基地,以及消费数据分析、数字化营销的中心。”这里的成功密码在于全产业链的精准把控——研发设计依托义乌前沿市场,生产制造扎根乡村低成本基地,数字中心实时分析消费数据指导柔性生产。

"物流成本降1元,利润就多1元",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电商赋能的核心逻辑。镇政府通过盘活闲置土地建设标准化厂房,以优惠租金吸引企业入驻;搭建数字物流平台,将单件发货成本压缩30%;组织免费电商培训。正如镇党委书记曾德基所说:"不是简单地把工厂搬回农村,而是要让农村长出现代产业。"

如今的新岗山镇,清晨的薄雾中既有稻浪起伏的传统田园,也有直播间里的现代吆喝;傍晚的炊烟里既有布艺工坊的忙碌身影,也有数字中心闪烁的服务器灯光。这幅新旧交融的乡村画卷,正以其独特的魅力诠释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基层实践。

作者:王珊珊 王棕宝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