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西省霍州市将标准化厂房建设作为强化基础设施、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投资环境的重要举措,并在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为企业提供优质的发展资源,全力推动产业集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实效。
霍州市坚持“科学规划、集约建设、高效利用”原则,系统推进标准化厂房及配套设施建设,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空间布局上,聚焦智创园与霍东工业园双核心,高起点、高标准实施“筑巢”系列工程。新建总建筑面积6万余平方米霍州科技智创园标准厂房、3万余平方米经开区建投公司标准厂房项目(一期),同步推进3万余平方米经开区建投公司标准厂房项目(二期)建设。目前,一期工程6栋厂房及污水处理厂等配套设施全面竣工,11家企业实现全流程入驻。其中,3号厂房首批封顶,吸引山西天喜环保科技年产20万吨高活性钙项目“拎包投产”,形成“建成即入驻、入驻即达效”的良好示范效应。二期工程预计2025年10月底首批2栋厂房交付,已有10余家企业达成入驻意向。为保障项目落地,霍州市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统筹推进市政道路、水电管网等配套设施建设,同步建成“7×24小时”自助服务超市与企业融资一站式平台,实现企业登记注册、政策咨询、融资对接等服务“全周期闭环”,构建“审批最简、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营商环境基底。
霍州市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专业运作”的招商体系,凝聚各方力量,精准开展招商工作。全市组建5支专业化招商小分队,市财政年均列支500万元专项经费,聚焦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主导产业开展链式招商,靶向发力,提高招商效率。山西凌微科技2亿颗芯片封装测试项目在政府的高效协调与优质服务下,从签约到投产仅用3个月,6个月实现“小升规”,其效率和速度在全临汾市首屈一指。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霍州市依托县域闲置工业用地资源,瞄准沿海厨卫具产业外溢机遇,2024年建成山西首个集生产制造、展示销售于一体的厨卫具产业园,填补华北地区产业空白。首批4家入园企业从签约到投产仅3个月,当年底实现产值1.5亿元、全部“直升规”,带动就业80余人。通过“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模式,赴广东江门等地举办专题推介会,累计签约厨卫具企业35家,注册31家、入驻22家,7家实现“小升规”,预计2025年底产值突破10亿元。项目全部达产后,将集聚50家企业,形成年产值超30亿元、年税收不低于1.5亿元、带动就业超千人的产业集群。
在优化服务方面,霍州市以“要素保障+服务创新”为抓手,破解企业发展痛点,营造优质的企业发展环境。在人才供给端,政府牵头建立“政企校”协同机制,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与技工学校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举办焊接加工等专业培训班,累计定向输送技能人才80余名,为企业解决了人才短缺问题,保障了企业的人才需求。在金融支持端,积极协调中国银行霍州市支行、霍州市农商行等6家金融机构推出专项贷款,截至2025年4月,为11家企业发放贷款7260万元,有效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同时,全面推行“项目管家”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从立项审批到投产运营的全流程跟踪服务,实行“一站式”“个性化”审批服务模式,推动审批“速度”“温度”双提升。(程海华)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