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半年我国经济成绩单含金量高 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和成长

©原创 作者: 孟凡君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5-07-15 13:10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

上半年,我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发力显效,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7月1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介绍,上半年,我国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充分展示了我国经济的抗压能力和强大韧性,这种发展态势会得以保持。“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是一份含金量非常高的成绩单。”盛来运认为。

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迎难而上、稳中向好。目前,外部环境仍然复杂多变,内部结构性矛盾还没有根本缓解,经济运行的基础还需要加固。从下半年情况看,尽管外部环境还有不少的不确定性,内部结构调整的压力较大,但综合判断,我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仍有支撑。

第一,上半年我国经济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和成效,为完成全年目标打下了较好基础。第二,我国多年来高质量发展大势和实践凝聚了共识、积累了新动能、推进了经济再平衡,提高了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三,我国宏观政策协同发力,将为经济稳定运行保驾护航,下半年会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上半年我国经济主要指标好于预期

2025年以来,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际经贸秩序遭受重创,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面对复杂局面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国民经济顶压前行、稳定运行,主要指标好于预期,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经济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一是“稳”的态势持续。我国经济运行“稳”的主基调没有变,从观察宏观经济的四大指标来看,增长稳中略升。二是“进”的步伐坚定。保持经济稳定运行的同时,各个地方坚定不移推动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都取得新的成绩。三是“新”的动能累积。各个地方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大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力度,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四是“畅”的循环改善。为应对外部挑战,我国把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扩大内需、促进生产、畅通循环,人流物流资金流都在改善。

针对近一个时期部分行业、部分企业“内卷”性竞争加剧的现象,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会议明确提出:要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有关部门正在根据会议精神制定相关措施,进一步加大市场秩序的规范治理。盛来运表示,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顶住压力、迎难而上,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生产需求稳定增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继续增加,新动能成长壮大,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初步核算,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6605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239050亿元,增长5.3%。盛来运表示,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增速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8和3.1个百分点;3D打印设备、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3.1%、36.2%、35.6%。2024年,我国“三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8%左右,新动能在积聚。“上半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盛来运说。

新质生产力继续在加快培育和成长

上半年,我国投资增速有所波动。虽然上半年投资名义增速有所回落,但扣除物价后,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基本稳定,而且投资结构在改善。盛来运认为,投资增速波动和小幅回落,既有现实因素,也有深层次原因。现实因素主要是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内部价格下行、企业竞争加剧,所以相关市场主体投资决策更趋谨慎。深层次因素是进入新发展阶段以后,发展方式在转型,新旧动能在转变,传统行业投资相对来讲比较饱和,一些产能要出清。“我国新动能在成长,与新动能成长相关的高科技产品、高技术制造业产品价格在往上走。由于新动能成长还难以对冲传统动能调整的压力,所以总体上产品价格仍在调整,这是部分行业市场出清的需要。”盛来运表示。

传统产业调整一定程度上在短期内会加大投资增长压力,所以对投资增速的变动要全面来看待。现阶段固定资产投资潜力仍然非常大,要注重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投资增速放缓不意味着投资空间收缩,现阶段高质量发展投资潜力非常大,比如新质生产力、城市更新改造、民生“补短板”方面,都需要有效投资。所以,要更好地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优化投资布局,改善投资环境,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持续推动投资健康发展。上半年,我国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0.2%,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7.5%,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是25.2%,比2024年同期提升了1.1个百分点。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盛来运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重要着力点,中央非常重视,要求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各个地方也在推动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和技术创新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从上半年情况来看,新质生产力继续在加快培育和成长,有几方面情况可以反映新质生产力发展进展:

第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各地继续加大创新投入,我国现在研发占GDP比重接近2.7%,已经超过欧盟平均水平,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一批创新成果在涌现。据相关部门统计,1-5月份,我国有效发明专利申请量接近500万件,增长12.8%,速度较快。同时,一批创新成果也引起世界广泛关注,2025年以来从Deepseek大模型到机器人马拉松赛,从航空航天到无人驾驶,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

第二,新兴产业茁壮成长。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其中1-5月份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接近10%,这些创新成果和产业融合带动了高技术产业发展。

第三,数字经济快速发展。进入数字化时代,人工智能加快发展,数据也是生产要素,各个地方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近10%,与发达国家比是比较高的。

第四,绿色发展提质增效。各个地方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绿色产业发展,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为代表的“新三样”都是绿色产业,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比如,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增长超过30%,锂电池增长达53.3%。这些新能源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实实在在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第五,产业改造升级加快。2025年以来,全国各地继续实行传统产业更新改造,尤其是在国家“两重”“两新”政策支持下改造步伐加快,都在积极对接“互联网+”“AI+”“数字+”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作者:孟凡君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