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娅丽达服饰:三十年匠心淬炼,铸就中国女装领军品牌

©原创 发表时间:2025-07-14 21:35
分享到:

7月9日,中国制造・消费者信赖品牌组委会河南中心联合郑州市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工业经济联合会组成调研组,走进郑州市娅丽达服饰有限公司,深入生产车间,聚焦品牌建设、技术创新、生产制造及市场布局等方面,为其申报“中国制造・消费者信赖品牌”采集资质核验一手信息。

1995年,娅丽达在郑州这片沃土萌芽。彼时的中原大地,女装市场还处在“重产量轻品质”的粗放阶段,创始人带着“做一条让中国女性穿得舒适的裤子”的朴素信念,在不足百平方米的车间里开启了创业之路。三十年来,企业坚守“正直做人,用心做事”的初心,从单一女裤加工坊逐步成长为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如今的娅丽达工业园占地80亩,1200余名员工在这里忙碌,4050万元注册资金背后,是年产数百万件女装的强大产能,更沉淀出“针针认真、关关把关”的匠人精神。

初心启程:从女裤作坊到全品类时尚集团的蜕变

"当年车间里10几台缝纫机连成片,师傅们踩着踏板赶订单,现在整条生产线都装上了智能监测系统。"企业相关负责人说。1995年成立的娅丽达,最初只是专注女裤生产的小作坊,如今已发展为覆盖全系列女装的高新技术企业。

在产品展厅里,挂着的不仅是简约优雅的女装,更藏着百万次人体数据积累的匠心。"我们采集了全国不同地域女性的身形数据,光腰围版型就做了12种细分,这就是为什么老顾客说娅丽达的裤子'像量身定做'。"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对细节的执着,让娅丽达女裤连续多年稳居电商全网销售前五。

从单一渠道到三维融合:织就全国销售网

这家扎根郑州的企业已构建起"实体店+电商+贴牌"的三维销售网,800多个线下销售终端遍布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从北京的购物中心到兰州的商业街,都能看到娅丽达的门店身影。

线上渠道更是多点开花,以天猫旗舰店、唯品会为核心阵地,京东、拼多多、抖音等平台协同发力,女裤产品常年稳居电商全网销售前五。而专为一线头部企业品牌服务的ODM事业部,不仅带来了稳定的订单,更让娅丽达在与高端品牌的合作中精进工艺。

这种全渠道融合的模式,让企业近三年销售收入增长幅度始终保持在30%以上。值得一提的是,各渠道的销售数据会实时汇入企业的大数据系统,成为产品设计的重要参考。比如在2024年一款热销的直筒裤,就是根据南北方市场的销售反馈,在腰围和裤长上做了区域性调整,最终实现全国热销。

智能工厂里的老匠心:当传统工艺遇上数字技术

走进占地80亩的工业园,最令人惊叹的是"老手艺"与"新科技"的碰撞。裁剪车间里,德国自动裁床的误差控制在0.1毫米内,而经验丰富的老裁缝仍在手工校准特殊面料,MES生产管理系统实时显示每条生产线的进度,车间墙上却还贴着"针针认真、关关把关"的老标语。

"我们每年把销售额的3%投到研发上,现在有176项专利。"企业相关负责人说,这套设备能自动分配工序,比传统流水线效率提升40%。但更关键的是,企业积累的人体数据库让版型设计更精准,"就像老裁缝记得每位熟客的尺寸,我们用大数据记住了千万女性的身形需求。"

三十年磨一剑:用标准领跑行业

在荣誉陈列室,"国家企业标准领跑者"证书格外醒目。娅丽达不仅通过了ISO9001、ISO14001等五项国际体系认证,更参与制定了多项行业标准。"不是达标就够了,我们要做标杆。"企业相关负责人翻着厚厚的质量手册,里面详细记录着从面料检测到成衣入库的38道质控流程。

从1995年的小作坊到如今的高新技术企业,娅丽达的三十年恰是中国制造升级的缩影。当被问及未来规划,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打造全球值得信赖的时尚集团——这不是口号,是我们每天踩着缝纫机时都在想的事。"

夕阳下,工业园的玻璃幕墙上映出"YERAD"的商标,这个从郑州走向全国的品牌,正用一针一线的坚持,编织着属于中国制造的信赖故事。(刘同伟、马湘坤、任徐颖)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