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西理工大学“天鉴通途”团队走访赣州低空经济产业园:推进智巢网络无人机协同交通项目迈上新台阶

©原创 发表时间:2025-07-14 17:15
分享到:

为深入推进基于“智巢网络”的无人机协同交通车流疏导项目建设,2025年4月29日,江西理工大学“天鉴通途”团队赴赣州低空经济产业园开展实地调研。团队旨在获取行业一手信息,了解低空产业链最新发展态势,并与龙头企业深度交流,进一步提升科研项目落地的可行性与技术成熟度。

第一站:菲客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走近无人机技术创新前沿

调研首站,团队走进本地知名无人机研发企业——菲客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王子欣向团队详解了无人机行业发展趋势及企业在多领域应用布局。

王总指出,随着低空开放政策持续推进,无人机正加快由军事转向民用,广泛服务于农业、电力、交通、物流、应急等行业,成为智慧城市运行的有力抓手。尤其在交通管理领域,无人机凭借高空视野、灵活部署,可实时监控路况、引导车流,有效缓解拥堵。

在展示区,团队参观了多款多旋翼、固定翼及垂直起降混合型无人机,并了解了其动力系统、导航控制、图像识别及远程数据回传技术。成员们积极与工程师沟通,围绕高密度交通环境下的协同运行问题展开交流,激发了多项新思路。

第二站:赣州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感受产业集聚与政策支持

接着,团队来到赣州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这是赣州市推进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承载平台,集无人机研发、测试、培训、运营于一体。

讲解人员介绍,试验区已形成“企业集中、功能完备、政策支持”的良好生态。园区配套有飞行测试场、监控中心、飞控模拟系统等核心设施,可开展多类型无人机的试飞与验证,服务多场景应用需求。

团队在展示大厅现场了解了农业植保、电力巡检、测绘、物流等无人机产品的特点,掌握了从设计、制造到应用的完整链条。大家表示,产业集聚效应显著,有助于加快项目技术验证速度,也为后续项目的落地部署提供了良好平台。

第三站:江西赣康飞机工业有限公司——深入飞行器制造全流程

在江西赣康飞机工业有限公司,团队见证了飞行器从结构设计、精密装配到试飞测试的完整制造流程。企业展出的小型飞行器和核心部件,让成员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了城市空中交通飞行器的构造逻辑。

工作人员指出,随着材料轻量化与电力推进系统的发展,短距、低空、高频的飞行器将在城市配送、出行中发挥重要作用。团队重点关注了飞行器的电驱动系统、模块化设计与冗余控制策略,进一步明确了无人机在智慧交通系统中的角色定位。

第四站:明德新材公司——了解航空材料的突破与价值

材料技术是飞行器发展的关键支撑。在明德新材公司,团队深入了解了新型航空复合材料在飞行器中的应用,包括碳纤维、芳纶与高分子聚合材料等。在展示区,团队通过直观对比,感受到新材料在减重增强方面的显著优势。工作人员邀请大家托举应用于机翼的复合模块,其轻盈程度令成员惊讶,同时具备良好的抗腐蚀、耐热与抗冲击性能。

在参观公司后,成员们认识到,在构建覆盖全城的无人机协同网络中,材料性能直接决定飞行器的续航、稳定性及系统响应速度,是推动系统落地不可或缺的技术要素。

第五站:风洞实验室——解锁飞行器气动优化机制

随后,团队参观了风洞实验室。该实验室为飞行器气动优化与飞控调参提供关键支撑,通过模拟不同气流环境对机体性能进行仿真测试,是无人机设计验证的重要环节。工程师现场演示了风洞内一架无人机模型的测试过程,团队观察气流在翼面形成的轨迹及扰动区域。通过与技术人员交流,大家了解到数据采集如何为机翼形状、姿态控制、能耗效率提供科学依据。风洞调试为飞行稳定性与航程管理提供了理论保障,对团队项目中交通动态调度与路径选择模型的优化有重要启示。

第六站:丰翼科技有限公司——探讨城市低空物流系统与交通融合

调研最后一站,团队来到丰翼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在城市低空物流与智能交通系统集成方面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其产品已应用于多个城市的即时配送与应急物资调配中。

公司讲解人员介绍,其系统整合了云端调度平台、飞行控制中枢、智能航线规划与自动补能装置,实现了无人机群的自动部署与运行监管。团队成员针对路径规划、通信中断应对、障碍避让等关键环节提出疑问,获得了详尽解答。

座谈交流中,双方围绕“空地协同调度系统”、“无人机交通信号干预机制”等前沿话题进行深入讨论,探讨在城市多维交通中实现“空地一体化管理”的技术可能性,并达成后续合作交流意向。

调研总结:厚植技术土壤,赋能智交未来

通过本次走访,江西理工大学“天鉴通途”团队系统梳理了低空经济在研发、制造、试验、应用与运维等环节的关键要素,深化了对无人机协同调度、边缘服务器部署与智能分析机制的理解。

团队将继续围绕“智巢网络”核心架构,重点突破机巢部署不成熟、协同性能瓶颈、智能化程度不足等行业痛点,构建多点部署、动态调度、高效协同的城市级无人机交通服务系统。

未来,团队将携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持续推进云边端协同技术与区块链安全机制在智慧交通中的融合落地,为城市车流管理注入智能化“空中引擎”,赋能新型城市治理模式发展。(图/江西理工大学“天鉴通途”团队文/徐乐怡、黄强)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