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砼心拾光”乡村振兴促进团奔赴湘潭“湘莲之乡”花石镇,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团队聚焦当地传统文化与传统建筑的保护与传承,深入探寻湘莲非遗技艺与古桥建筑遗产,以青春之力守护乡村文化根脉。
在花石镇非遗工坊,队员们亲身感受了湘莲手工制作技艺的深厚历史底蕴。这项可追溯至战国时期的“贡莲”技艺,凝聚着老匠人运用砍莲钉、去芯针、剥皮刀等工具的精湛功夫。尽管现代加工设备推动了湘莲产业蓬勃发展,但“刀砍红莲”等复杂技法仍面临“人走技失”的传承危机。令人欣慰的是,当地企业正通过定期培训、设立专题展馆等方式,积极探索非遗技艺与产业发展的融合路径,使“兴一方水土,传湖乡文化”的理念在莲子深加工链条中得以延续。
与此同时,促进团将目光投向传统建筑的数字化保护。团队重点考察了拥有数百年历史的观政桥和汉城桥。为精准留存这份记忆,队员们采用无人机航测与实地勘测相结合的方式,细致捕捉古桥的轮廓、拱顶等细节特征,并运用专业建模软件构建三维数字模型,为古桥建立起完整的数字档案,为其后续保护与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团队还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现代交通枢纽花石一桥,其成果为研究当地桥梁建筑的传承与演变提供了重要参考。
从记录濒危的湘莲非遗技法,到为百年古桥建立数字档案,“砼心拾光”促进团以切实行动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与传统建筑的珍视。团队成员们深有感触地表示:“这些承载历史与乡愁的文化符号,是乡村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将持续探索更多元的保护与传承路径,让传统精髓在新时代焕发出更蓬勃的生机。”(罗瑞涵徐谦陈余荷沈浙)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