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克莱威:纳米碳材料领域的“破壁者”,从实验室到产业端的中国力量

发表时间:2025-07-11 17:14
分享到:

近日,中国制造·消费者信赖品牌组委会河南中心、郑州市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工业经济联合会(简称郑州市“三会”)等单位形成调研组,赴河南克莱威纳米碳材料有限公司进行考察调研。此次调研重点聚焦该公司在高端纳米碳材料领域的技术创新实力、产业化发展成果及品牌建设成效,深入了解其申报“中国制造・消费者信赖品牌”的各项条件与综合实力。

科研孵化: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破冰之旅

河南克莱威纳米碳材料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以“打破国际垄断、实现高端材料国产化”为使命,在晶须碳纳米管领域构建起从实验室研发到工业化量产的完整体系。河南克莱威公司由江西南昌大学孙晓刚教授团队与郑州市磴槽集团联手创立,总投资超5.5亿元,在河南郑州建成年产250吨晶须碳纳米管粉体的生产基地,规划扩产后产能将达500吨,以“国家队”的担当,书写着中国高端纳米材料的突围之路。

彼时的纳米碳材料领域,高端碳纳米管国内几乎是空白,克莱威团队带着"填补国内空白"的决心,在没有模型、没有图纸的情况下,攻克39项技术难题,开发出50-150nm系列管径产品。

创新引领,突破 “卡脖子” 技术壁垒

走进克莱威的实验室,场发射电镜、ICP等精密检测设备闪烁着冷光。在这里,企业相关负责人正忙着对比自家产品与国际领先的性能参数——"我们的粉体比表面积、金属杂质含量等关键指标,完全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更让团队自豪的是,基于核心专利技术,克莱威在单一产品基础上延伸出6款细分型号,"客户需要解决电池安全性?我们有专用导电浆料。想要缩短充电时间?纳米管分散工艺立刻调整。"这种定制化服务能力,正是克莱威在细分领域跻身尖端的关键。

截至目前,克莱威累计申请发明专利80多项(含1项国际专利),授权专利71项,牵头起草3项行业及团体标准。其中,《一种浮动催化化学气相沉积制备小直径纳米碳纤维的制备方法》等核心专利,直接推动了晶须碳纳米管从单一产品延伸出多款差异化型号,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化开发导电浆料、复合材料等细分产品。创新实力的积累让克莱威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河南省知识产权强企”等称号,其技术成果更被列入河南省重点研发计划,成为破解“卡脖子”难题的典型案例。当国内外锂电池头部企业的订单纷至沓来,克莱威用实力证明:中国智造完全能在高端材料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应用破局:从电池安全到万物赋能的无限可能

"我们的材料就像电池的'安全卫士'。"企业相关负责人拿起样品演示,"加入晶须碳纳米管的电池,充电时间能缩短一半。"在固态电池领域,其优异的导电性能更成为硫化物电解质固态电池正极的首选导电剂——尽管添加量不超过1.5%,却能让电池性能实现质的飞跃。

但克莱威的野心远不止于此。在机器人领域,纳米管制作的传感器提升机器人的感知能力;在军工场景,其导电耐磨特性可制作隐身涂层;甚至在橡塑材料、智能穿戴设备中,都能看到克莱威产品的身影。"我们正在各个领域试应用,下一步重点开发橡塑材料,让纳米碳管真正走进万物互联的时代。"

责任担当:绿色制造与社会价值的双重坚守

在绿色制造与社会责任实践中,克莱威纳米碳材料有限公司始终以行业标杆的标准自我要求。通过ECRS原则优化生产流程,设备维护时间缩短25.9%;制氮单位电耗降低5.4度/kg——这些绿色实践不仅让企业通过ISO14001等多项认证,更成为行业减碳标杆。

在社会责任履行上,克莱威构建起“家文化”为核心的关怀体系:设立员工子女教育基金、实行工龄工资递增制度,定期组织健康体检与技能培训。疫情期间,企业向社会捐赠物资;日常运营中,通过《招标管理制度》《员工行为准则》等制度构建全链条合规体系。“我们不仅要做技术领先者,更要做责任担当者。”企业相关负责人的表述中,处处彰显着企业对员工与社会的双重责任担当。

未来蓝图:打造全球纳米碳材料产业新高地

站在年产250吨的生产基地前,克莱威的未来规划清晰可见,数字化车间里,AI算法实现设备预测性维护,关键设备数控化率达100%,与郑州大学等高校的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更多"卡脖子"技术正在攻坚。

"在高端纳米碳材料领域,我们终于实现了国产替代。"企业相关负责人的话语中透着自信。从实验室里的微光到产业界的燎原之火,河南克莱威正以"国家队"的姿态,在纳米碳材料领域树起中国标杆。当全球新能源产业变革浪潮奔涌,这家从实验室成果孵化出的企业,必将用更多创新突破,书写"中国智造"的传奇新篇章。(马湘坤)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